第五會之五 第一念是理 第二念是欲

第一念,儒家講天理,天人之分哪。屬於第一念的就是天理,天的自然之理;第二念就是人欲呀,所以有人有我,有得有失,就有感情用事,意氣所激動,這個是欲。所以儒家早就說「人天之分」,就是思想在那兒鬥爭,這就是人天在那兒分的地方。這個事兒,他老給我這兒託人情,我到底答應不答應?自個兒這兒也有鬥爭。我這個兒子做了壞事,我敢不敢檢舉?哈哈哈……,這些事兒,這就有人天之分哪。你這個,「我兒子,那算了吧,給他遮遮蓋蓋就算了吧。」這就是人哪。那大公無私,這個該犯罪就檢舉,這就是天哪。天是天理,人是人欲。

「徇欲即暗,循理則明」,講世間法嘛,你這個從欲出發,你就愚闇。這跟那個話一樣,「無我者公,無私者明」,有「我」他就不明啊,他糊塗啊。所以個人主義就使人愚蠢哪,個人主義是萬惡之源哪,這些話都對的,就是這個道理。你這一考慮到個人,你就蠢了!你這個道理你就見不著,就見不著了。所以「徇欲」他就暗,愚暗,蠢,糊塗。「循理」,包括這個天理,處事合乎第一念,就明,就光明,就公明,就開明。

那處事嘛,按儒家說的。其實這個事兒,你要把它昇了華之後,跟佛教也是完全是一樣的。而這個「理」就是「理體」,實際的本體,就是實相,那當然就明啊,所以「明極即如來」啊。那這個佛是「無知無不知」啊,最明啊,所以就給我們開示我們的法門哪,所以我們就能得到這些辦法,能得到度啊。多難哪!咱們這個習氣就是如油入麵哪,這個家庭婦女都能懂得,你要是把這個油和揉麵,和到麵裏去了,那個問題是已經油入了麵裏頭,揉到麵裏頭去了,現在要把這個油拿出來,你別的方法就是要把這個油從這個麵裏頭拿出來呀。所以修三大阿僧祗劫,大家都以爲,我一念佛,我修三大阿僧祗劫,我就成佛了。這才是見鬼呢,誰跟你這麼說過的?自個兒這兒瞎說。你發了菩提心以後,行菩薩道,三大阿僧祗劫;你沒發菩提心,你還不知哪年哪月呢?從哪兒算?還沒開始呢,還沒開始呢,幼兒園還沒進呢,你弄到大學畢業,誰知道你哪年哪?哈哈哈……。那三大阿僧祗劫從那兒開始,你發了菩提心,行菩薩道,按大乘行菩薩道。你現在就是修這個,練什麼氣功,什麼丹轉了多少次,你還沒上幼兒園呢,你哪天畢業,誰知道?驢年!只能說驢年。

所以這個淨土法門,咱們這個無上密,即生成佛。我們要這些道理不懂,你不知道重視。所以我們就是說,這個是一個大事,可慶幸的事呀。所以我們也就是希望啊,咱們在座的每一位,這屋和那屋的都包括在內,大的、小的、老的,老中青,包括小兒啊,各個咱們要在今生解決這個問題。你說這個事,你說是難嗎?你這個念佛就是叫你別管這些事兒,這個事兒是叫你省勁的事兒,叫你把字念清楚,這有什麼難呢?就四個字,總共四個字,「阿彌陀佛」四個字,念六字大明,「唵嘛呢唄咩吽」,再加上個「啥」 ,「唵嘛呢唄咩吽啥」七個字,字句分明,就這麼平平常常,就這麼老實念,就是第一念,這個當下即是。這一點大家要切信這個事,切信,不要嘀咕,你一嘀咕,就是通願法師的話:「把明明是無漏法,變成有漏法。」一有漏就不行啦,一有漏就不行。

所以現在就是把這個夏老師的自警啊,這個第一念、第二念哪,作爲咱們這一段的一個結束。這裏頭,每個人都可以從這裏吸收一定的,現在用得上的。你念佛的時候,你有哪一些這現在是,明明告訴你這是第二念的,這個我們去認識它,我們不要再按照這個去做,不要把它當作是對的。你先要知道這個不對,能不能把它去了,那是另外下頭的事兒。別著急,你要著急呀,我跟你說,著急就一定不成功,「欲速則不達。」都喜歡急,一個要急,要急就告訴你,「欲速就不達」。你豁出這一輩子去,豁出去刻苦去,咬牙,把這個牙能咬碎,一切這個困苦艱難,什麼苦難來了考驗,我堅持,你得有這個勁兒。

你就想很快什麼什麼,很容易怎麼怎麼,那根本不是一個向道的心。非得有這種堅決的這個,所以能夠這個,所以「咬碎鐵蒺藜」呀。事情也就是這麼很簡單嘛,你就這麼念去,你說是沒有一句是做不到的。就是不大肯信。念著念著就覺得不對,還是不對,還是不對,還是想有點兒玄妙,多少得給我來點玄妙我才能相信,你總讓我看一眼吧,得點兒什麼證明嘛。你這一個想有所得,就跟那個《心經》就全擰啦。「以無所得故」,《心經》明明告訴你「無所得故」,就「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」你這個就必須要跟釋迦牟尼佛唱對台,跟觀世音菩薩對台。這個觀世音菩薩是這麼做的嘛,我就要想「有所得」。實際你一分析就這個,它明明它就是這麼個事兒,釋迦牟尼佛告訴你的很清楚,你「無所得」,「無所得故」,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不!我偏要有所得!我要沒點兒「得」嘛,我就不放心,那你這是信佛還是不信佛?所以有的事情可笑就在這兒,還自個兒覺得我總是挺好。事實上,你這個在最根本上,根本義上,就是跟釋迦牟尼佛、跟觀世音菩薩對台呀。所以我們說大家就要注意這些問題,所以就是「依教奉行」。所以這個經上有時候我們看不透的,夏老師再給我們仔仔細細地這麼一敲啊,這大德啊,對我們很有好處,就照著這。

你看咱們現在是運用到一切事上,這個它又進了一步。但是我們總是少要去考慮一些人我,不要老患得患失。這個感情我上次提了一個,要淡一些。要斷這個感情大家做不到,淡一些,平淡一點,不要那麼心連心哪,你平等一點兒。我的孩子和鄰居的孩子,你能不能平等一點兒。爲什麼我老想我那個孩子?我怎麼不想街坊的孩子?你還老想大慈大悲,就在這個地方連小慈小悲就都沒有了。

所以我們這個就是要這麼聯繫實際。慢慢來,也別什麼著急。先得念,然後就是說,在這個處事接物上,我們一步一步的。還是有時候你有這個「我相人相」,這個是根本,這「人我」啊。關鍵說了半天還是根據一個有「我」,再說得白了就是個人主義,個人英雄主義。想快成功的人都有點個人英雄主義,個人英雄主義還是個人主義。這些問題上,拉拉雜雜的時間用太多了,好了,好幾盤了,就說到這兒吧。

上一頁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回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