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量壽經大意 之三

《無量壽經》以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為宗。包括兩個內容,「發菩提心」是一個內容;「一向專念」是一個內容。一個是發心,一個是念佛,簡單的講,以這個為宗旨。這就是綱領,透過這個我們就可以契會實相的本體。這個就是我們修行的綱要,一個路徑。一方面要發心,一方面要念佛啊。底下我們就分著來解釋「發菩提心」是什麼內容,「一向專念」是什麼內容。

我們首先簡單解釋一下,「發菩提心」到底包括什麼,淺說起來,是個什麼呢?就是大慈悲,大願力,大智慧相融合的心。我們以慈悲為本哪,我們必須要有度眾生的大願。這樣的心發起來的人還多。但是說,和大智慧相結合這才是圓滿的菩提心,所以就是大智,大悲,大願的心。是這樣一個心,那這個心,我們可以引證一位古德的話來說,他來講這個發菩提心。這是曇鸞大師,曇鸞大師是淨土宗的二祖。現在有的淨土宗把曇鸞大師忘了,其實是不能忘啊,這個大師是了不起的。所以我們有兩個說法,一個是在淨土宗祖師裡沒有曇鸞大師;一個還是二祖啊,初祖是慧遠,二祖是曇鸞,三祖是道綽,四祖才是善導。近人,在《思歸集》什麼的,蓮宗祖師都把曇鸞跟道綽都不承認是祖師了,因為他們的著作在中國有一個時期不存在了,所以就不大理解,實際是大德。他注了《往生論》的論注。

我們淨土三經一論,有天親菩薩作的《往生論》,就是曇鸞大師做的注解。在他的注裏說了,他說為什麼咱們這個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重要?就是,我們不是說有三輩往生嗎,三輩往生的修行當然不一樣了,那上輩的就是比下輩的那顯然水平要高得多,所修的內容也深入得多。但是不管上輩中輩下輩,每一輩都有一個必備的條件,就是哪一輩都是不可少的,那就是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。」

《往生論注》: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,雖行有優劣,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。

所以曇鸞大師說:「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,雖行有優劣」,雖然所修行的有優有劣,優是上輩,劣是下輩。「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」,沒有一輩是不發無上菩提心的。換句話說,你要往生,那你就要發心。所以這個很重要。可以說是我們修行的一個要徑。你不走這條道路,你就不能達到目的。「此無上菩提心」是什麼心呢?他底下寫得很好,

【此無上菩提心,即是願作佛心。願作佛心,即是度眾生心。度眾生心,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。】

「即是願作佛心。願作佛心,即是度眾生心。度眾生心,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。」現在度眾生,總以為施點藥、施點粥,這樣是度眾生。而不知道你要把眾生攝受到有佛的國土去,才是真正的度眾生。你今天給他吃一頓飽飯,明天他還要挨餓。你只要讓他生到有佛的國土,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了。

【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,要發無上菩提心也。】

「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」,這是曇鸞大師向大家提出開示了。所以凡是願意要生到極樂世界安樂國土的,應該怎樣呢?「要發無上菩提心也」,每個人都要發菩提心。有的人只滿足我就是念一念佛,我持齋,那就好像我一定了。這個條件很不夠,要發無上菩提心呀。底下他更深入一步,

【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,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,為樂故願生,亦當不得往生也。】

「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,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」,若我人不發無上菩提心,他只聽到極樂世界黃金為地、種種七寶莊嚴,怎麼怎麼好,他非常喜歡,是發這樣的心,所以你就喜歡,就願意往生。「亦當不得往生也」,這樣得不到往生。

所以這話就很深刻。所以沒有發菩提心,沒有發廣度眾生生有佛國土心,只為了自己解脫生死,到極樂世界去享受安樂,這樣的心情,這樣的志願,你達不到往生的目的。這不是我說的,是曇鸞大師說的,所以這話很重要。

那麼我們剛才說了,這個就是先把最須要的東西說出來。剛才我們說了這菩提心是三個內容,現在底下唐朝一位大德,他非常重視發菩提心,這是一個現在說是韓國人,過去所謂高麗、朝鮮等等。高麗學佛法學得很不錯,他們禪宗、淨土宗都有不少境界很高的人。

海東元曉師《無量壽經宗要》:一者隨事發心,二者順理發心。言隨事者:煩惱無數,願悉斷之;善法無量,願悉修之;眾生無邊,願悉度之。

他說發菩提心有兩種。這個就跟我們密宗講的非常一致。他說一個是隨事發心,所以這個講兩個具體了。那麼說事發心,我們說有事、有理;念佛有事念、理念。所以發心也有事發心、理發心。隨事發心,就是大家講的「煩惱無數,願悉斷之。」煩惱無邊,悉願斷。「善法無量,願悉修之。」法門無量,誓願學。「眾生無邊,願悉度之。」眾生無量,誓願度。這就是大家常常念的這些偈子。

【此心果報雖是菩提,而其華報在於淨土。所以然者,菩提心量,廣大無邊,長遠無限,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、長遠無量正報壽命,除菩提心,無能當彼,故說此心為彼正因,是明隨事發心相也。】

那麼這個心的果報怎麼樣呢,雖然在菩提,這個果報他是一定要成佛。但是他花報呢,就是生淨土了。為什麼這個心他的花報能生淨土呢?果報生菩提呢?因為這個菩提心量是廣大無邊的,長遠沒有邊際的;這個心之發起功德是無有限量的,沒有窮盡的,所以就能夠感得廣大無邊的依報的淨土,長遠無量的正報壽命。這往生極樂世界都是無量壽,壽命皆悉無量。不但佛的壽命無量,凡往生者的壽命都無量。「除菩提心,無能當彼。」除了菩提心,沒有別的功德能夠跟這個相當的。

【所言順理而發心者:信解諸法皆如幻夢,非有非無,離言絕慮。】

二者呢,順理發心,就是理發心。要信解一切法,皆如幻夢。所有一切法,一切法不但是世間法,也包括出世間法,一切法皆如夢如幻。「非有非無」,所以不落有無兩邊。不是有,也不是無。眾生就常常是落這兩邊,有的是極樂是「有」,有的是極樂是「無」。有無兩邊,也就是斷常兩邊。一個就是這些東西實在是有的,是常住的,是常見的;有的說是一切都要歸空的,什麼都沒有了,斷見。所以都是偏見。說人壽命也是這樣子,一個就是道教嘛,人死之後,生了天之後,永遠不死了,常見。一般的世間人說,人死如燈滅,就沒有了,斷見。都是錯誤。所以皆如幻夢,非有,離開這個有無。色即是空,色就是有啊,空就是無啊;色就是空,有跟無就一致了,一味了。而現在《心經》這兩句話,目前這些大科學家他們在說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」不光是佛教徒說的,現在世界上第一流的大科學家那是公認了。這句話是公認了,不是個別一兩個人說的,因為他們從科學實驗證實了,這個「空」和這個「有」不是兩件事情,是一件事。愛因斯坦已經都知道了。他說:「物質是人們的錯覺。」現在大家都知道。你看「色即是空」,這個桌椅板凳都在這裏,怎麼是空啊?你不知道你現在有這些物質,是你自己的錯覺所形成的。我們大家共見的時候,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錯覺所形成的,就是這樣。

「離言絕慮」,就是離開言說。真正事物的本體,不是言說所能表達的,也不是你的思慮所能夠理解的。所以我們常常說「不可思議」。而「不可思議」就說慣了,其實「不可思議」是一個很深的話呀。「絕慮」,你思想不能及,這叫不可思;言語說不到這叫不可議。「不可思議」談的是一種很殊勝的境界,不是你言語思想所能理解,所能表達的內容。

 【依此信解,發廣大心。雖不見有煩惱善法,而不撥無可斷可修,是故雖願悉斷悉修,而不違於無願三昧;雖願皆度無量有情,而不存能度所度,故能隨順於空無相。如經言:「如是滅度無量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」乃至廣說故。如是發心不可思議,是明順理發心相也。隨事發心,有可退義,不定性人,亦得能發;順理發心,即無退轉,菩薩性人,乃能得發。】

「依此信解,發廣大心」,從這個地方發廣大心。這樣發心是怎麼樣呢,「雖不見有煩惱善法」,這些煩惱善法也空了,一切都如夢幻。雖然知道這一切如夢幻,還是修善法。這跟《金剛經》一致,《金剛經》:「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「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」,大家知道這一句說的空見;大家只修一切善法嘛,落在有邊。所以這兩句雙照齊修。無我無一切相而修一切善法,那就圓融雙照了,就中諦了,就從容中道了。從容中道這樣的發心,那就是隨理發心,這就是菩薩境界了。雖然願意度眾生,也不存能度所度;終日度生,終日無度。所以這就能隨順於空,隨順於無相,就好像《金剛經》說,如是滅度無量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

【如是發心,功德無邊。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,猶不能盡。】

「如是發心,功德無邊」,這樣的發心功德無邊。「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,猶不能盡。」就是諸佛,不是一個佛,是諸佛,拿多少劫的時間,來說明發這樣的心來修持,有多少功德,他說不完。這是極讚順理發心的功德。前面只說可以得到往生的果,將來可以成佛。而這個能順理發心,諸佛拿窮劫的時間來演說你的功德,說不盡哪。這都不是在文字上故意誇張,事實是如此。這是大德,說話就是真語者,實語者,不異語者,不妄語者。

就是因為這個順理發心不大好懂,所以我們這裏稍微再多說兩句,再多引證一些。剛才引證兩位了,一位是曇鸞大師,一位是海東的大師,他的名字叫元曉。現再引證曇鸞的下一代,第三個,就是道綽大師。

《安樂集》:顯發心有異者,今謂行者,修因發心具其三種:一者,要須識達有無,從本以來自性清淨。二者,緣修萬行,八萬四千諸波羅蜜門等。三者,大慈悲為本,恒擬運度為懷。此之三因能與大菩提相應,故名發菩提心。

道綽大師在他的《安樂集》裏頭說,他說發心有兩種。第一種,就是先要「識達有無」,識達「自性清淨」。他的話很簡單,就是須要做一些解釋。發菩提心,剛才說了許多「有無不二」的道理;「修而無修、無修而修」的道理;「住而無住、無住而住」的道理。這個就更指出這個本體來。所以我們的宗就是會體的機樞,指出這個本體。他說發菩提心要有三個內容,第一個你要識達有無,你一定要了達,你須要認識,什麼是「有」,什麼是「無」,要正確認識這個「有」和「無」。了達「從本以來自性清淨」。「從本以來」就是最原始最根本,你的自性就是清淨的,從來沒有染污過。「自性清淨」,自性,這是我們的佛性,具足一切,與諸佛是平等的,從來是沒有染污,所以它是清淨的。「自性清淨」,這句話比較好懂。

而這「識達有無」是什麼呢?「無」,無什麼呢?所謂「無」者,我們就是《心經》那一套,「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,無眼耳鼻舌身意,…」一直下去,「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…」直到「無智亦無得」,這一串「無」。你要先識達這個「無」,這一切皆「無」啊。這大家可以信得及,觀世音菩薩說的話。「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。」就是把他自己所照的告訴我們,「無」啊!一切皆無,我們要識達這個「無」,「無受想行識」。「無色」,剛才說,愛因斯坦他也都認識了,這個「色」是人的錯覺,它是沒有,就是錯覺。其餘都一樣,其餘都是因這個「色」生出來的。因為人有「受」,有感受,你的思想才有活動,「行」。「色受想行識」,「受」之後就有思惟,思惟相續就是「行」。有分別就是「識」嘛。這都是由於你有「色」具先,「色」本是妄,而這一切也空。

而「無無明」,也「無無明盡」,這說得很深哪,所以《心經》很深哪。眾生之所以成為眾生,就是因為有「無明」,一念妄動。一念妄動嘛,我們就不合於「真如法一」,就產生「無明」,「無明」就成了「識」了。我們的智慧就變成「識」了。「識」,藉由第八識生第七識,第七識再生出前六識,那麼就完全成了眾生了。底下,這《心經》說「無無明」,「無無明」跟《涅槃經》是一致的。佛在涅槃的時候,入種種世界,入種種禪定,佛當時就告訴大眾。底下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話。

《涅槃經》:從初禪出乃至入滅盡定,從滅盡定出乃至入初禪,如是逆順入超禪已,復告大眾:我以佛眼遍觀三界一切諸法,無明本際,性本解脫,於十方求,了不能得;根本無故,所因枝葉皆悉解脫。無明解脫故,乃至老死皆得解脫。以是因緣,我今安住常寂滅光,名大涅槃。

佛入種種禪定,入種種境界以後,告訴大眾。「我以佛眼」,「我」就是釋迦牟尼佛,我用佛眼「遍觀三界一切諸法」,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三界的一切諸法我都仔仔細細做了觀照、觀察。「無明本際,性本解脫」,無明之本,本來是解脫的,就是《心經》的話,「無無明」。「於十方求,了不能得」,我在十方去找,找這個無明,我一點兒我也找不到啊。所以這個就比《心經》說的那個更具體了,更懇切了。「根本無故」,無明是根本,這本既然沒有,它所出的枝葉「皆悉解脫」。「無明解脫故,乃至老死皆得解脫。」「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。」這是《涅槃經》佛最後的話,跟《心經》的話是互為表裏的,這個也得解脫嘛。

「以是因緣。我今安住常寂滅光,名大涅槃。」所以就照見本來「無無明」,沒有無明,不可得。所以就是說,這是我們應該知道的「無」。這一切皆「無」。都「無」了,是不是什麼都沒有了?那還要知「有」啊。什麼「有」?這都「無」了,還有什麼「有」啊?宗門說「必須知有始得。」那這個「有」很重要啊。「有」,有什麼?就是有佛性,你有佛性啊。這個傅大士,梁武帝時候的人,跟誌公和尚都是同時,是個在家人,那是菩薩。當時梁武帝請傅大士講《金剛經》,傅大士上座,拿著戒尺一揮,下座了。下座後,誌公說:「大士說經盡」,經講完了。那樣灑脫,不像我這個拖泥帶水。傅大士他有個《心王銘》,他也說得很好。

《心王銘》:水中鹽味,色裏膠青,決定是有,不見其形。心王亦爾,身內居停。

他打個譬喻,這佛性像什麼呢,像水中的鹹味。水拿舌頭嚐,味道是鹹的。這鹹味有沒有﹖有啊,你嚐是鹹的。但是你要在這裏找什麼叫鹹,要把這個鹹找出來,這鹹不可得呀,就打這個比喻,所以「決定是有,不見其形。」這是說明佛性之妙就妙在這兒。決定是有,不見其形,不見其形才是真有啊。

這個裏頭可以打一個現代的,一個還能幫助我們想得通的地方。講性,我們稍為學過一點物理的人知道知道磁有磁性,一個磁石它具有磁性,它有一個磁性。它這個磁就非常重要了。有塊磁產生一個磁場,這個空間就有磁力。一個帶電的東西進來它就會轉,這是電動機的原理。所以我們一開電,許多東西會動,這是因為有磁場,一個帶電的東西它就轉。在磁場的東西,它自己在轉的東西,它在轉,就要生電,這是發電機的原理。你看這個磁重不重要?重要啊,但是你要把這個磁找出來,就不可得嘛。一個銅線通了電就出現磁場,你要在這個銅線中把磁找出來,這不可得。

而這個磁的作用不光是人哪。在大陸軍用訓練通訊的鴿子。鴿子可以在南京把它裝上飛機,飛機到了北京把那鴿子放出來,放出來之後,它自己會飛回南京。我就說鴿子比我聰明太多了。我到一個地方要去看一個人,我要是跟著一個朋友一塊去,第二次我找不著。除非第一次是我自己去的,我很用心,第二次才能勉強找得著。它就比我高明得多了,它第一次不知道路啊,它是在飛機上,我就比它笨多了。它在飛機上,第二次它自己就不用飛機飛回去了,它就是利用這個磁,磁對它的身體有感覺,它這個感覺能夠分辨,可以飛幾千里路。這個磁決定是有,但是找磁是不可得。所以要識達有無,這個性。

從這個磁性說明我們這個性,就是《涅槃經》的話: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。所以我們要知有,就是知道這個。要知道人人都具有,這是一件最根本的事情。釋迦牟尼佛成佛,就是在臘八這一天看見星星,恍然大悟,「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」,一切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。而這也就是眾生皆有佛的本性,所以我們要知「有」,這是我們的根本。

那麼這樣的話,我們在修萬行,度眾生,要大慈悲,這也就是菩提心了。那麼知道根本,知道人人皆有佛性。知道人人皆有佛性,我們就自然發起大慈悲心,他本來是佛,現在是冤枉啊,入了六趣,糊塗啊。而我們要去救度他,也就是只要讓他去掉這些執著就是了。就好像一個人在作夢,很苦啊,在那兒叫,他夢中被獅子來吃他。我們去救他,我們不須要跟獅子去搏鬥,我們只要把他叫醒了就是了,他這受苦很冤枉。所以我們就能發出度眾生的心,我們也容易度,知道佛性為本,然後就修大慈悲,去修種種萬行的功德,這樣擱在一塊兒,這是菩提心。底下我們再說一下發菩提心的重要。這個我們可以舉一些密宗的話,因為密宗最重視發菩提心。所以後來密宗有的走入錯路了,就走入神通,什麼怪異這些東西,其實這都是錯路。密宗最要緊、最根本的是發大菩提心。

上一頁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