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遵普賢第二 (十二)

〔第十四講,一九八九年七月十一日〕

正點了,我們開始了。上次一口氣談了不少。上次講到「真實之際」,這是一個根本,正是由於這部經它是從「真實之際」所開化顯示,因為一切聖眾他們都「開化顯示真實之際」。「真實之際」的含義就是真如實相到了究竟徹底境界。由於「開化顯示真實之際」,因此這一部經,阿彌陀佛後來就住「真實之慧」,「真實之慧」是從「真實之際」所產生的。由於「住於真實之慧」來莊嚴淨土,而有了淨土法門,就「惠以眾生真實之利」。

這三個真實,「真實之際」、「真實之慧」、「真實之利」,就這一部經的所謂畫龍點睛的地方,也是最精要中的精要,一切都是圍繞這。底下,我們還要碰到「真實之慧」、「真實之利」,到那個時候我們再來連繫這個「真實之際」。

【超過世間諸所有法。心常諦住度世之道。】

底下我們看到是「超過世間諸所有法」。所以有的時候我們是必須要參考一些好的註解,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發,不然往往就很容易忽略,那比世間的都超過,我們就過去了,這個就顯得很籠統。

《淨影疏》的看法,他說「世間」是什麼?就是「分段的世間」和「變易的世間」。有「分段生死」,咱們現在就「分段生死」,一段一段的,活了死了、活了死了,一段一段的,這一輩子是一段,下一輩子又一段,這個生死。這個生死阿羅漢可以了,這是分段生死。

再有「變易生死」,菩薩到了三賢,到了聖賢之位,一共四十二個位次。這麼說的比較多,還有稍微有不同的,不管,總之有一些位次。從一個低的位次到一個高的位次是一個變化,所以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。所以好多人在這些地方很含糊,他不知道是個不可測,他只以為是程度的差別。咱們都考試,這個同學考六十分,那個同學考九十分,那麼他比我多三十分。這個差別那就是咱們世間的差別,因為他得九十分,你一看他的卷子,你全懂啊,他比你多答的正確一些,你能瞭解啊。這在這個位次差一個位次,你無法瞭解啊,初地菩薩就不知二地菩薩在什麼地方舉足下足啊。

有一個虎禪師說,說神秀對於六祖他只能夠迷信,他不能瞭解六祖。你看,這兩個人當時都是泰斗,但是他不能瞭解六祖,他對於六祖只是迷信而已,或者是仰信,就是因為先師的衣鉢在他那,他一定比我強,到底強在哪,神秀是無法瞭解的。所以禪宗厲害處就在這,不是個程度上的差別,大家都以為是程度上,你就是摸不著門啊。為什麼講這個幹什麼?說明這個「變易生死」,你從一個低的位次變一個高的位次是一個生死,不然變易生死沒法講啊,也就是太籠統。這大家就清醒了。

所謂「變易生死」者,是到聖賢位中,在這個位次之中從捨一個低的位次到一個高的位次是一個生死,這個生死叫「變易生死」。這兩種生死都可以稱為「世間」。所謂「超過世間諸所有法」,就是指著「分段生死」和「變易生死」中種種的法,一切的法,這個都超過。不但超過我們世間的這一切,凡夫六道中的一切,連變易生死中的阿羅漢、緣覺、菩薩,一直到等覺,這中間一切法都超過。這麼一講,這兩句話的含義就出來了。

所以很多人講解這個經,都是把很深的意思說淺了,這個就名為是弘揚,實際有些是謗法。所以免於謗法是很難哪,一按著自己的意思去猜測,就很難逃謗法的罪。

《淨影》是中國人的,是隋朝的,這是慧遠大師。《合讚》是日本人的,他的解釋強一點,他說是「超過分段、變易二死」,這兩種死都超過了,不但超過我們凡夫六道中輪迴的這種「分段生死」,而且超過賢聖位的那些「變易生死」,他就「安住出世二空之智」。「二空」是「人空」和「法空」。

阿羅漢只達到「人空」的境界,他還有法,他還有要修「四諦法」,修「四諦法」可以證涅槃,這些法執還在,有所修、有所證、有所斷。要把這個法也空了,這二空,就安住於人也空、法也空,「二空」的智慧。這個是什麼?就是成就「智德」和「斷德」。一切煩惱都斷了,生死都出了是「斷德」。怎麼才能夠斷?因為有智慧故才能斷,「智德」也圓滿,「此即成就智斷二德也」。所以這一句話就引出了「智斷二德」都已成就了。

《會疏》這也是日本人的。古時候的日本人還是很不錯的,現在他們學西方,搞得有一些走樣,有的搞學術了。關於淨土宗古代的註疏就有百十來家。

《會疏》說:「三界虛妄,皆不常住,總名世間。」他就說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總名「世間」。他說,「衆生國土,臧否萬差」,衆生國土有種種,有好有壞,有種種差別,叫做「諸所有法」。這都超過,當然就超過這一切一切差別。那麼這一句話的含義,也就達到平等一味了。菩薩以大智慧能够達到性空無相,所以叫做「超過」。就是剛才我說的,他這離開差別了,由於什麼?他由於大智慧的緣故,達到性空無相,認識了本來,知道性空,離一切相,這叫做「超過」。所以這三個人基本上是一樣,但是用的文辭不大一樣。

《甄解》就跟以前稍微有點不同,說「世間諸所有法者,有為可破壞,名世間。」為什麼說「世間諸所有法」?因為世間這一切法,換句話說,我們給它下個定義,因為是「有為」,是可以破壞的,叫做「世間」。他就不給你說什麼,很籠統地說了,而是只是原則了。凡是有為可破壞的,就叫做「世間」。因為像依正,有依報有正報、有善有惡、有因有果等等,一切有為諸法就叫做「所有法」。

菩薩就能夠知道一切三界都是虛妄。《金剛經》說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那都是虛幻。可是他知道都是虛幻,而行於世間並不捨世間,知道世間空幻而不捨世間,知道眾生本空而仍然救度眾生,這叫做「超過」。

所以就是說,我們要能選擇一些好的註解,對我們是很有幫助的,所可惜的就是我們不大容易知道怎麼選,要看到一個壞的註解那就還不如不看。這有四個,引了四處,都是對的,但是最後《甄解》所說更契合咱們這個經,說「知道虛妄而行世間不捨」。

《維摩詰經》的話:「雖知諸佛國,及與眾生空。」雖然知道一切佛國和眾生都是空。「而常修淨土,教化於群生」,可是我還常常來攝這個淨土,教化眾生,就跟這個意思完全是一致的。

所以我們往往能夠通達就好了,一部經裡頭你真通了,什麼經都通了,就是這,實際是一件事情。我們這麼去體會,你就看不出淨土宗和《金剛經》,有人說念阿彌陀佛和《金剛經》是兩回事嘛,這兩個好像是矛盾的。那你有矛盾所見就是矛盾,你要照這樣一個觀點,那這個經有什麼矛盾哪,是不是?就是知道一切國土、眾生都空,阿彌陀佛還攝受極樂世界,還攝受一切眾生,這叫做超過一切。這就還有什麼差別呢?一味了。所以我之所以要來,目的就是希望我們大家能圓融一些,能夠通達,能夠達到一味。

現在末法就是「鬥諍牢固」,大家現在要知道這些末法的現象,你說我不好,我說你不好,這個法門說那個法門不好,那個倒過來也是如此,這就是佛說的「鬥諍牢固」,末法現象,衰像!我們如果能夠圓融,不但讚歎自己所修所持的法門,對於別的我們也同樣的讚歎,這還鬥諍嗎?大家就安定團結了,是不是。

講了這兩句,我們就知道,從這兩句一看也就明白了,但是這些見解就把我們引深一步,就提高一大步。我們剛剛自己這麼一看,自己得的一個……,就這麼講,然後再把註解看一看,得到很大的提高。

「心常諦住度世之道」,這一切都是說來參加法會的這些菩薩的德,是這麼些人都來聽法,而且是無量無邊。這個是什麼我們要知道,就是啟發我們對於這個法的重視,來聽經的人他「心常諦住度世之道」。「諦」就是安,就是安住。所以《淨影疏》說,「謂常安住真實無為度世之道」,這句話的解釋就是說他們這些在家、出家的這些菩薩,常常安住在什麼地方,安住在「真實無為」,「真實法」、「無為法」這些度世的道。「心常諦住度世之道」,度這一切世間。「諦住」是安住。

《甄解》的說法:「出有為,證無為,而不著無為,故云諦住。」它又把「諦住」更進一步的解釋一下。《淨影疏》只說是安住,怎麼叫安住?《甄解》的話很好,出了有為,跳出了有為。所以我有一次見到通願法師,我說好好的「無為法」,到了大家手裡頭就變成「有為法」了。我們不要以為我這是……,有的人就覺得我這也是成天在作佛事,以為就是佛事了。不知道你這是有為的佛事。「出有為」,跳出了有為;「證無為」,就是實踐做到了無為,不是嘴裡說無為。嘴裡說無為,筆下寫無為,都不管事,叫做「說食數寶」。

我說今天吃了什麼好東西了,今天是銀耳,什麼什麼就嘴裡說,說得再好,你還是餓呀;數寶,這裡是多少鑽石、多少金條,你數都數出來了,是人家的東西,你一無所有。你這數一數,這個就不行嘛。要出了有為,而且是實際中證到,不是說食數寶,你是真是吃,真是得到了。「證無為」,那底下我剛才這句話就有毛病, 真實的得到。這個「得」字要一執著就壞了,要不著「無為」。所以我們的語言總是有毛病的,這叫做「安住」。「出有為,證無為」,而「不著無為」,什麼東西一「著」,就把無為法變成有為法了。

這無為法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,有為法就是可限量的。我們從數學可以知道,任何一個數跟無限大相比等於零,什麼被什麼除就是個相比,任何數讓無限大一除等於零,這個事大家應當知道的。你其餘的一切「有為」功德跟這個「無為」功德一比,你那個「有為」功德就忽略不計,不算個數了。所以為什麼龍女八歲成佛?她是無為,她是無限大的功德。就所謂畜生女,龍是畜生,畜生的女,只有八歲,成佛嘛。所以這一切,涅槃會上屠夫,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」真正達到無為,其功德不可思議。

我們念佛,真正要老實念,這就暗合道妙。你不管有為無為,你只要去念,暗合道妙,就暗合了,你這個什麼都忘了,就剩這一句了,這就是既「無為」還不著「無為」呢。所以愈是高的法愈是簡單。

道教有這話,「下士聞道,大笑之。」下士聽見「道」,哈哈哈,可笑可笑。他就是,有人聽見我這話就可笑,你說念佛這麼高,可笑可笑,哈哈哈,他不知道這個道理就在這。為什麼「五逆十惡」、「臨終十念」可以往生?就是阿鞞跋致?都是不可思議,大家要知道。那麼這個就把「諦住」這麼講得很好。

這個菩薩心常住於「無住處涅槃」。這都避免了語病,「常住涅槃」,你這個涅槃就成了個住處,他說這個「無住處涅槃」,你住一個「無住之處」,這個語病就少一些。但是凡是有言語總會有些語病的,所以我們要善於體會它的意思。這個叫做「常住」,就是「心常諦住」,一個是「安住」,一個是「常住」,他就都解釋了。《會疏》的解釋沒有新的意思,我們就不講了。

 上一頁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