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藏因地第四 (之三)

所以大家要知道,我們不要把許多這個隨著世間,世間有很多說法是把咱們佛教庸俗化了,我們要還它本來面目,不能對這個庸俗化的東西,把它當作至理名言。這個就把「高才勇哲」、「與世超異」,是超過這個世間。為什麼超過這個世間?他這個德孤出啊。這個德是什麼德,它後來說「明哲」,「哲」是心明,他這識心達本啊,在這方面,這是主要的。

《合讚》它用一個疑問的話,就是不敢十分肯定,它也覺得法藏這個時候應該是地上,但是它又不敢肯定。為什麼?因為中國的《淨影疏》這個時候先作了一個結論。所以對於法藏當下這個時候到底是一個什麼水平,過去是有爭論的。一種是像《淨影》所說的,《淨影》說:「今尋發無上心」,尋發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這個是「地前世間行」,是在登地以前。

「地前」叫「三賢位」,先是十信,十信之後十住(住位有十個位次,十住)、十行、十回向,這三個「十」是「地前三賢」,三賢的位次。到了「十地」,初地到十地,這地上。說「地前」,雖然是「賢」,稱為「內凡」。在這個就叫做「外凡」,現在這個凡夫是「外凡」,還不是說出了家你就算不是凡夫了。深刻地說,你到了地前三賢才是內凡,三賢以下還是外凡。所以他說這個時候法藏還是「地前」,他說在這「地前三賢位」的哪個位次裡頭。底下,後來就發四十八願,後頭的發願,那才是地上的出世間行,他把這分成兩段。在日本,義寂、望西都是日本的注經家,他們是屬於這一派的。

至於中國的曇鸞,這大祖師,曇鸞。淨土宗的曇鸞、道綽、嘉祥(大家都知道嘉祥是三論宗的祖師)、善導(善導大師是淨土宗的祖師,而日本對於善導是最恭敬了),還有日本的《甄解》等等,都不同、都不贊成這個說法。《甄解》就破《淨影》之說:「說有前後,發心無有二,唯是一發心也。」他說是前後兩度法藏都在發心,是有前有後,實在是說他當時所發的心沒有兩個是一個。所以他的主張是什麼呢?他就主張這個時候也是地上,就在這個時候法藏已經是地上菩薩了。

那麽《甄解》還說,他說是龍樹大士認爲這個…,《甄解》復云:「其龍樹大士爲初地,或爲八地。」這個話的意思就是說,龍樹就認為法藏或者是初地,或者是八地,這個裡頭之間不肯定,反正是地上,總之法藏是「從果向因」。我們過去講了很多「從果向因」,到了果位,但是他還有他度生的本願,他還示現菩薩的行來度眾生,這叫做「回果向因」。

所以在這個法會之上,文殊普賢等等這些菩薩都是,不但釋迦牟尼佛是從果向因,這些大菩薩也都是從果向因。而且我們又談到,這個法會聖眾都是咸皆遵修普賢大士之德,這裡都是從果向因,都是從果位而示現為因的地位來弘法利生。

他這個地方就說,法藏當年也是從果向因,這個說法是有根據的。《法華壽量品》說,釋迦牟尼佛實在成佛以來,我們不要以為釋迦牟尼佛成佛是剛剛兩千多年,一個曆說法三千年前,現在所流行的曆說法是兩千五百年前,看來三千年前還是有根據的,但現在說「兩千五百年前」時髦一點。因為從中國那個時候一接觸到,那時就把釋迦牟尼佛誕生的時期我們就折算了,折算成中國的時間,推算為周代什麼什麼時候降生。

而中國這個曆,這個年歲從甲子這麼推算過來一直沒有錯,一年也沒有錯過。所以從那時候的推算,那時候水平也是很高的,推算不會錯,而中間從來沒有錯過,因此三千多年是比較可靠。至於兩千五百多年是怎麼來的?時髦一點,是根據印度它集結之後就在那個貝葉上點個點,集結一次點一個點,數那個點,根據那個點數下來是兩千五百多點,就是到現在是兩千五百多年。但是印度中間經過多少次變亂、多少次戰爭,經過英國的統治,這個裡頭他能每年還去點點兒嗎?

所以根據這個點點兒,或者還有又是貝葉上頭種種的,數這個點來考證佛的這個時間,我們覺得還沒有像咱們中國這個可靠。這順帶的說一說,就談到這個。實在就是說,不管他是兩千五百年還是三千年,總之不是這麼一個時間之內釋迦牟尼佛才成佛,釋迦牟尼成佛實在是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之前就成佛了。

那麼成佛了,而且釋迦牟尼佛還說,在久遠久遠無量阿僧祇劫前,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當時的佛,大通智勝如來的王子。大家讀《法華》就知道了,他有十六個王子,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當時都是弟兄,都是十六王子之一。那麼這樣成佛,所以說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是塵點劫,阿彌陀佛成佛也是塵點劫。所以阿彌陀這個地方是從果向因,所以就是說這個說法是對的。所以我們對於彌陀,說成佛以來於今十劫,底下我們就要說了,阿彌陀佛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,但是為了示現於眾生作如是說。既然是從果向因,這個時候法藏的水平在地上就很自然了。

再有就是,「信解明記,悉皆第一。」「信」是信受奉行,我們信受。《大乘義章》說,對於三寶等等的「淨心不疑」,我這個心很淨,很清淨的,很乾淨的,我相信沒有懷疑就叫做「信」。這是「信」字的解釋。信很重要,晉譯《華嚴經》說,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。信是道的根源,是功德之母,你要得功德,那它的母親就是信。「信解」,「解」是瞭解、開解等等。所以《華嚴》一部經講「信解行證」,你要有「信解」,才有「行證」。

「明記」就是記憶得很分明。「悉皆第一」有兩個解釋,他這個「信解」能力是至高無上,誰都比不了,這個叫做第一。再一個解釋呢,他所解的都是符合於第一義諦。不是你說有我就著有,你說空我就著空,你說始教我就是只是停止在始教,你說小乘我就停止在小乘,都是第一義諦。所以到了圓人就法法皆圓,沒有一個法不是圓頓法。所以圓人法法皆圓,那麼法藏比丘他所說的一切法他都是第一義諦,這是一樣的。這兩個解釋並不矛盾,同時並存,因為他所解都是第一義諦,所以人就不能及了,的確是不能及了。

「又有殊勝行願。及念慧力。增上其心。」這已經「高才勇哲」又是「信解明記悉皆第一」,他還有很殊勝的行願。「殊」是特殊,「勝」是超過,我們說超凡絶俗的事就稱為殊勝,稀有就稱為殊勝。

「行願」是指的「心願」和「身行」。要從「行願」、「菩提心」這兩個連在一起說呢,「行願」原來是指的一件事,現在我們把它分開說兩件事,這是更普遍化一些。「行」是指的身行 (所以這一點我們將來再版的時候稍微改一改),「行」是身行,「願」是心願,這兩個互相資助,互相幫助的。所以《菩提心論》說,「求菩提者,發菩提心,修菩提行」,發菩提心是「願」,修菩提心就是「行」。

所以我們要有願也要有行,這個「信願行三資糧」。這個如過去照相機三條腿的架子,照相機有三條腿的架子,你一條腿不能缺呀,一缺就倒了。這個在信願行之中,阿彌陀佛稱號大願王,淨土法門就是靠阿彌陀佛的「一乘願海」,阿彌陀佛這個大願之海。為什麼說是「一乘願海」?須讓一切眾生都成佛,所以這是「一乘法」,一乘的願海。

淨土法門也以「信願持名」為宗,這就看出這個「願」字很重要。這個「願」字是自覺覺他的關鍵。我們可以說,一個「願」字它是從「信」來的,既然你肯發這個願,你願意來辦這件事,你就相信這件事是對你有好處嘛,你就對它有信心你才願意去做。你真願意之後,你必定有行動,這個願字就反映了你信心的果實,而且它必然要帶動「行」,所以這個「願」字就是一個關鍵。

「大願能生大力」,所以我們常常說大家要發願,這個大的願能夠產生出大的力量。所以這個「殊勝的行願」,他這個願也能產生願力,它就跟著這個念力、慧力在一塊,都來做增上的因緣,「增上其心」。這是我們說的「願」。再者,什麼叫「願力」呢?《淨影疏》說:「起行之願,名為願力。」能帶動你的行動,這個「願」就叫做「願力」。

《會疏》,這是日本人的著作,它說「願力」是什麼?因為你有「四弘誓願」,你就能夠去莊嚴清淨佛的國土,你就能夠建立佛的國土,成就眾生。由於「四弘誓願」能產生這個結果,它有這個力量,所以就是「願力」,就拿這個做為比方。

而現在法藏菩薩他有殊勝的願力,不是殊勝行願嗎?殊勝的願力,沒有能趕得上的,他稱為大願之王。那麼他還有念力、慧力。念力、慧力是什麼呢,這是五力裡頭的。「五力」就是:信力、精進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

我們講五根、五力。「五根」就是這五樣事情:信、精進、念、定、慧。這五樣是這五根,它能夠產生力量。龍樹菩薩的《大智度論》說,「五根增長」,這個信、慧等等它增長了,因為我們修持就要使得這些增長,增長了它不為煩惱所壞。人在世間總是有些煩惱,煩惱一來就退了,就進一退九。但是你到了有「念」、有「信」、有「慧」、有「定」,煩惱不能動搖你了,這個就叫做「力」了,到成了「力」就好了。現在大家不是說我不信,我也不是什麼什麼都沒有,你有一點,但是說經不起煩惱。

有一個老和尚來,他是希望有人去,在美國很好,缺少兩個助手,在國內大陸選了兩個年輕的僧侶去到了美國。到了美國之後你不會說英文、你不會開汽車,你一點用沒有,寸步難行。就學英語、學開車,這兩件事情學會了,這兩個不是和尚了。他為這個環境所動,那這個就沒有力,沒有力。你要是真正能夠不受這些煩惱你才有力量。你哪一件事你的信心怎麼情形之下都不動搖。

有一些人奇異功能一來就哎呀,這個新鮮呀好奇呀。和尚廟有的這個南方也練氣功呀,不相信自己了。最近在深圳嚴新他們去表演,所有表演的人全部都失敗了,表演不出來了。所以這些事情就是往往一陣風來呀就動了。這個叫做「力」。

還有就是「天魔外道不能沮壞」,煩惱不能動你,天魔外道……,剛才我們說了,這些外道,實際上這些奇異功能很多都是外道。看他能治病,看他有奇異,看他有些什麽特殊的事情,就保持不住原來的這些信念了。所以「力」就很重要。再具體講,這兒提了念力、慧力,這兩件事非常重要,五種之中就拿這兩種作爲代表,所以有「殊勝行願及念慧力」,把念力、慧力單別提出來。

「念力」是什麼?靈峰大師說:「念根增長,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。」他說念根增長就能夠壞邪念,而且出世正念的功德增長,它這個力量能使他增長。所以只有念力能破邪念,能使正念增長,出世功德增長。

「慧力」呢?能夠遮,「遮」是止,能夠止住「通別諸惑」。「通惑」是「見思惑」,是大乘、小乘都共同的,都有這個「見思惑」,你就破「見思惑」。阿羅漢就是因為破了「見思惑」就證阿羅漢,稱為「漏盡」。之上還有「塵沙惑」,還有無量眾生的病,無量眾生治病的方法,這個「塵沙惑」他都不知道。還有「無明惑」,這是「別惑」,這不是跟小乘共同的,這是別教的,這是大乘所有的,稱為「別惑」。

所以你的慧就是,能破這個共同的就是「通」,特殊的就是「別」,就是把「見思」、「塵沙」、「無明」三種惑都可以止,不是根除,根除很難,能夠止這些惑,同時能夠發起真的無漏,無漏的智慧。所以「慧」字很重要,叫做慧力。如是這些力在法藏比丘身上都很殊勝。

「增上」的含義,就是我有個力量能幫助它長,叫「增上」。比方我們說給植物施肥、澆水、陽光,都很得法它就長了,就是說我們用這些方法使這個植物它增上了,「增上」有這個意思。這兒我們要注意的是「增上」什麼呢?「增上其心」。這兒所用的「增上其心」就使我們想到《金剛經》說的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」這兒是「增上其心」,那兒是「而生其心」,這兩個「其心」是同樣的。所以所「增上」的是什麼?所增上的正是《金剛經》所說的那個「無所住的心」,「其心」。「其心」就是每位每位當人你的自心哪。你自己本妙明心,不是你要破的那個妄心。

你現在咱們在當家作主的是妄心,你認賊作子,大家都是妄心在用事,在為賊做奴隷。所以這個我們說是可憐憫者,就是在這。我們自己的本有妙明明心就好像在那運動中靠邊站了,它也並沒有什麼,但是它靠邊站,它沒有發言權哪,它也睡著了,它這個糊塗,它一點兒作用也沒有了。但是這個發號施令的這個是你的敵人,可是你不知道,你認賊,這個強盜、這個敵人你認為它是兒子,你認為它是自己。所以咱們之可憐憫者,迷就迷在此處。

所以現在我們這一切法,千法萬法是一個法,「歸元無二路,方便有多門。」在方便門中有種種門,真正登堂入室能得道的只是一個,只是一件事情,沒有兩件事情。所以你修什麼什麼你不能夠符合這個門,你永遠是門外漢。所以說「增上其心」,這個心是本心。《心經》就說「不增不減,不生不滅。」怎麼「而生其心」呢?不生不滅,你生什麼心呢?不增不減,你增什麼心呢?而這個意思說,確實是「不增不減、不生不滅。」那現在正是對我們凡夫說,凡夫剛才我不是說你的本心都靠邊站了嗎?也就是譬如一個明鏡讓很多髒東西給它弄髒了,你不能照,你的照用一點也沒有了。所以我們就要去來擦這個鏡子,那個髒擦掉了光明就顯現了。

因為光明不從外來,而在不能照見的時候光明也沒有損失,把它擦乾淨了光明也沒有從外來也沒有增長,這個說「不增不減」。但是在你沒有擦之前你就是不能照,現在你能照了,你這就顯現。所以這個而「生」、而「增」都是指的在「顯現」方面說,對於「本體」上說,就沒有生、沒有滅、沒有增、沒有減,在地獄中它也不減,所以你也無所增加。所以這裡說的增上是指修德來說,修德有功,性德方顯。本性之德,本性之德須要有修德才能使得它開顯,這就出現「增上」和「生心」。它本來是不生不滅、不增不減。

而且是「堅固不動」。他這個心就很高了,這個心而且是很堅固。《金剛經》就表明這個智慧它是非常堅固,能破除一切,不為一切所破。譬喻就像咱們世間的金剛石,它的硬度是十,別的東西硬度都是九,所以他可以用這個鑽石刀子裁玻璃,用金剛砂可以磨寶石,但是它對於它呢,它是最堅強的,所以拿這個做譬喻,能破一切,自己不為別的所破,這個叫做堅固。

怎麼說「不動」呢?《金剛經》說「如如不動」,他這個心這個明朗老在這兒,就說「如如不動」,前頭一個「如」字是動詞,後頭一個「如」字是名詞,老「如」那個「如」,在這上沒有動搖,心中老是「如」這個「如」,所以「如如不動」。不是說是這個心中是個死疙瘩,這一點都不動搖,那麼僵化!說它空什麼都沒有。本來空什麼都沒有,不動。要那樣的不動,桌子就比我強,你罵它,它也不還嘴,它不動嘛。所以不是搞成槁木死灰,槁木死灰就錯了,是如如不動。如如者,如如中生氣勃勃,但是它如如,而無所動。「不動」者,不動於如如。所以「堅固不動」我們這麼解釋,跟前頭都是一貫的。

而且是「修行精進無能踰者。」精是純,進是進步。《慈恩上生經疏》,窺基也是法相宗,法相宗的兩位祖師,玄奘翻譯了《阿彌陀經》,第二代是窺基大師,作了《阿彌陀經》的註解。後代他們有些法相宗的人看不起淨土宗,這個就是說,他這個裏頭和他們這兩位祖師不很一致,就是可以這麼說。

窺基大師註解的這個經都成為佚書,跟曇鸞、道綽的書都是中國一個時期都沒有了,近年才從海外又找回來,所以在明代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書。窺基大師的《阿彌陀經通讚疏》對於淨土宗理解很深。「精進」兩個字,窺基大師的解釋他是《上生經》,是《彌勒上生經》,這是法相宗的根本經,他們都要生到彌勒淨土。「精」是精純,沒有惡雜;「進」是升進、上升,不懈怠,「修行精進」。「踰」是超過,沒有能超過的。這就把世饒王在世間自在王如來的時候,聽見佛說法,他就不做國王了,做了出家人,他就是這樣的一個表現,這一切一切「修行精進」,「悉皆第一」。

上一頁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