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滿成就第九

〔第二十三講,一九九〇年三月六日〕

(請點擊下方 Play-button 鍵,即可開始播放錄音。)

新春新的學期,敬祝在座諸位都福慧增長。時間很寶貴,我們就看這個經典,第九品「圓滿成就」。這一品正是過去我們三個學期所講的,彌陀在因地中種種發心、種種修行的果實。所以,以前所講的都是「因」,現在開始是「果」。所以這個也很自然,從這兒開始就是「圓滿成就」了。

【佛告阿難。法藏比丘.修菩薩行。積功累德。無量無邊。於一切法.而得自在。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。】

這個時候,「佛告阿難。法藏比丘.修菩薩行」,發菩薩心,行菩薩道。「積功累德」,廣積種種功德,積累了無量無邊的功德,這是無量無邊的。

「於一切法.而得自在。」一切法都自在了。這句話這個意思很深哪。佛曾經這樣說過:「我為法王,於法自在。」我是法王啊,這個法中沒有再超過我的了。法王的特殊是在什麼地方呢?就於法自在啊。所以這個是釋迦牟尼讚歎法藏比丘極崇高的一個讚譽。也就是說,這個時候的法藏比丘就跟釋迦牟尼佛平等平等了嘛。「於一切法而得自在」,「自在」就是無礙,這一切都圓融無礙了,一有礙就不自在了。我們也常說:今天挺不自在,哪兒有點病。你要自在、無礙呀。一切都無礙了,也就是說一切都圓滿成就了,是不是。這個都融通無礙了才能說是自在。這個是「而得自在」的一個粗淺的解說。

我們都讀《心經》,《心經》「觀自在菩薩」是觀音兩個名號,一個「觀世音」,一個「觀自在」。這個「自在」有很深密的意思。「自」就是自性、自心。你「觀自在」就是了了見心,了了見性啊。要在任何情形之下,自心、自性了了現前,不為一切所礙,所以於一切法而得自在。

現在一些修行人裡頭就是說好的,在用功的時候、在看語錄的時候,偶爾偶爾也能想到自心、自性。但是一轉眼就不知道哪兒去了,就被這個煩惱、世法牽著鼻子,圍著茅廁坑轉圈,不自在!

那麼「觀自在」,了了見心,了了見性,這就是甚深般若,最徹底的般若,所以能照破五藴、能度一切苦厄。度一切苦厄,你就自在無礙了。所以這麼看來,是以「自在」為因,你能了了見性、了了見心是為因,而得的果呢?還是在自心、自性朗朗常照上,還落在因果同時不可思議啊。所以這個佛法上,我們往往一句、兩句都有很深的密意,不是其他任何的哲學、宗教、科學所能比的。

底下說了,「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」。這句話很重要。這句話誰都懂,其實誰都不懂,很少有人真懂,他不承認哪。他說這個是那很好講嘛,「不可思議」嘛,你不可思不可議,你想不到,你也說不到,那就是這。你要請他講嘛,他就是這麽講,他也會說。但是他的實際思想,那就跟這個是背離的,往往他就覺得他能知了。

「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」啊。「分別」,第六識就是「分別識」,分別一切。大平等法中你一定見是、見非,見邪、見正,這種種的分別。你這個分別識,你不能夠瞭解法藏比丘所能達到的境界。他「於一切法而能自在」是個什麼境界?剛才我們講了,這個是宣說不了啊!這不是文字上作些解釋,這個不是語言所能說明的,也不是你的分別識所能瞭解的。所以很多人研究了一點佛學,便自個兒要跟釋迦牟尼佛看齊,自個兒用自個兒的意思妄加揣測,這個對的、那個不對的,這個經是真的、那個經是假的,所以他對於這句話他沒有懂,「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」。

這個跟《法華》的一句話,「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」,不是你在那兒用你的思想、你在那兒去分別,你在那兒去想、去思惟所能理解的。所以我們讀經,開經偈最後一句,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你現在你解不了啊!所以祈禱啊祈禱,我願意解,祈禱佛力加被讓我能解。現在有很多人就是這樣子,自己以為…,這樣一來就要出毛病,就會有很多謬論、邪說、放毒。這不是…,你沒有離念,你怎麽能解啊?在妄想之中,(那底下都有,咱們回頭再說)不是在你這個妄心所能理解的。

但是現在大家說,我現在還是在妄心哪。你現在就是先從你這個妄心,你能够理解多少,老老實實地從佛經去理解。理解來理解去,你如果是真實的,你就總會是趨近,或者有一天真是觸著碰著,學教的說「大開圓解」。所以這是一個真實的境界,它是個頓法。在這個漸修之中、研究之中,但是有一天他就…,教下也是如此啊,大開圓解。到這兒,那就不一樣了,那就不同於…,不是思量分別了。所以大家要知道,思量分別是不能解呀,現在你不思量分別也不能解,所以你凡夫沒有辦法。

那麽現在你就是苦心去學呀,有一天哪…。幸虧有個淨土法門,就是說你不能解也不要緊,你只要依教奉行。所以大乘佛法你要先悟後修,不悟就可以修的,那就只是淨土法門,還有密宗,你可以不悟就開始修起來。你比方要修法界觀,一真法界,唯識觀等等等等的,你凡夫的心去修,修不起來的。

再引《法華》來做證明。「諸佛隨宜說法」,隨著眾生根器演說。他真實的意趣,真實佛的本意是很難解啊。為什麼呢?「我以」,「我」是釋迦牟尼說的,我釋迦牟尼「以無數方便,種種因緣」,由於種種因緣不同,來聽法的人根機不一樣,所以我用譬喻言辭來演說諸法。就是說,我只能夠用譬喻來說法,而這個法本身不是思量分別之所能解,這句話就是從這出來的。以方便來演說,而這個不是在你這個思量分別的這個境界之中能真實理解的,唯有諸佛才能知道。所以說,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佛這個經的意思 。

為什麼呢?底下就說了。佛之出興於世就為一個「大事因緣」,就是「開示悟入佛之知見」。佛是要大家能夠悟入佛的知見。但是現在眾生,你現在是眾生的知見哪,所以就是要「慈悲喜捨」。慈悲喜捨,你要捨掉你的知見。很多人他是抱住他自己的知見不放,根據自己這個知見來「批判接受」佛教,他永劫,不但說今生不能懂,他永劫也不能懂。你得捨掉你的成見。

「捨身容易捨見難」,所以要「慈悲喜捨」,第四個字是「捨」字,你得把你這個凡夫的知見變成了佛的知見你就成佛了嘛。所以這個就是說「非分別思量之所能解」,這個法藏比丘。

眾生在情見之中,你所有的起心動念都是妄想、分別。你是在妄想之中,你本身就是妄,就是錯的。所以佛雖然種種的打譬喻給你說,但眾生對於佛的知見如聾如盲;不但是眾生,連阿羅漢都如聾如盲。所以到了《法華》,最後這些阿羅漢水平提高了、聽懂了,就痛哭流涕,說:「云何一法中,而不知此事。」跟了佛幾十年,在一法之中,我們怎麼不知道這個事啊,如聾如盲啊!他沒有契入佛的知見哪。

這《圓覺經》說得很好,我們要得到「圓覺」,圓滿的覺,圓覺也就是真如、實相的一個名稱,「未出輪迴而辨圓覺」,你沒有出輪迴,你是生死之中,你的心就是生滅心哪,生滅心的這個妄念、妄想是相續不斷的,前一念滅,後一念生,老在生滅生滅,在這種輪迴不斷、妄想不斷。在這種情況之下,「彼圓覺性即同流轉」,你在流轉嘛,所以你去研究,你所理解的圓覺性已經跟著你的妄心一塊流轉了。你沒有真實能理解圓覺,圓覺隨著你的妄想一樣的在流轉。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要發起大的志向、大的志願。

現在很多人說我要想做「佛學家」,如何如何。佛學家不值錢哪,他是以這種妄心在這分別,成了一個學問,與如來的、佛的知見沒什麼關係。所以真正佛的大事因緣就是佛給我們「開佛知見」、「示佛知見」,我們就要「悟佛知見」、「入佛知見」,這才是個大事因緣。不然,就是全世界給你頂禮,說你是大佛學家,你還是辜負了釋迦牟尼佛,你是佛教的罪人。這就是說,思量分別所不能解。為什麼不能解?隨著你的妄心在流轉哪。

南泉也說,這個語言表達不了。我們最殊勝的就是以「如如」來表達,兩個「如」字,「如如」。這個南泉,禪宗稱為王老師,南泉說是「說作如如,早變了也。」說這個「如如」,早就變了。這兩個字不能…,成了文字,它就有了這個文字相,離那個真實的如如,就不同了。所以說不是「語言分別之所能知」。

這一件大事是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。」這個言語之道斷了。所以三世諸佛只能「口掛在牆上」,原來的話是「口掛在壁上」(南方話),咱們北方說牆。我們就用咱們的話來說,三世諸佛他的口、嘴掛在牆上。「心行處滅」,你總是心在那行吧,你這個心的行處,滅。這件大事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才能明白的。

所以現在淨土法門,就這件大事,到了極樂世界去解決。當然,上根利器到了理一心,就在這兒就解決了。但是到「一心」談何容易。事一心就不容易,何況理一心呢?是有,不是沒有,世間上有這樣的人,極少啊,絶大多數「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。」

所以法藏比丘所得的果覺,不是語言之所能宣。前頭這麼說出來,這個語言也不能夠…,就是各種語言文字的這個意思表達不清楚;也不是眾生生滅心,你那個生滅心,你的思量分別所能夠體會的,你能夠想、能夠瞭解的。

在凡夫分上,你有語言不能知,無語言也不能知;你分別不能知,你不分別也不能知,你落的總是兩邊;無分別,你等於木頭,你知道什麼?所以法藏所得的妙果,它就是「如如」和「如如智」,不是凡情所能測。所以最後佛說完了,底下用一句話,「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」。

底下就說了,既然如此,那麼他的誓願呢?

【所發誓願.圓滿成就。如實安住.具足莊嚴.威德廣大.清淨佛土。】

「所發誓願」,這是釋迦牟尼佛當時說的,「所發誓願圓滿成就。」「圓滿」,「圓」是圓妙,「滿」是具足,沒有欠缺,一切都圓融,微妙殊勝的圓成。「圓滿成就」。「成就」者,嘉祥大師說,「成就」就是「具足無餘」,他已經具足了,不欠少什麼。「不可破壞」,這個是不可破壞的。隨著風一吹草一動,煩惱一來,黃金美鈔,那迪斯可一跳,這心就走了,那就是破壞了。它不可破壞才叫「成就」。

《往生論註》說「圓滿成就」是這個意思,《論註》這是曇鸞大師的話,法藏菩薩發四十八願,今天成了阿彌陀如來了,這就產生了自己生出來的神力。他是「願以成力」,這個地方他發揮得很好,你有「願」最後就成了力量。「力以就願」,我這個力量拿來做什麼?就是成就我的願。「願不徒然」,願不是虛發一個願,我這個願就是說天天這兒念一遍願文,他就是虛發的;力量也不是虛設的,願就要產生力量,力量也不是虛設,我有這個力量。力量是幹什麼呢?力量就是要實現這個願。「力」和「願」是相符的,就「畢竟不差,故曰成就。」你這個願産生了力量,力量就來落實你的願,這兩個是相符的。你願有多大,力量就有多大,使得你這個願能實踐能落實。所以這個就是說,所發的這個四十八願「圓滿成就」。

所以「十念必生願」成就了。「成就」是什麼意思?就是現在我們眾生,你如果是聽了之後「至心信樂」,念十念也可以往生啊。而這極樂國土只要生了就不退轉,就是阿鞞跋致,因為你這一生你就要成佛,你就是阿鞞跋致,跟阿鞞跋致看齊,這是「圓滿成就」。

「如實安住」。這句話是《唐譯》裡頭的。過去王龍舒他也沒有會集到《唐譯》。《唐譯》很精彩。「如實安住」這四個字很要緊,「實」就是真實,咱們不是說三個真實嗎?也就是實相,也就是真如,也就是法身。「如實安住」的意思就是「如」這個「實」,本來的實際。這個「如實安住」跟密宗的那句話是一個意思,也是「如實」,「如實知自心」。所以大家學密,不知道密宗是什麼,就以為我學了這個東西,我就是一個巧招,我就出現一種過人的神通能力,自己怎麼怎麼樣去炫耀一番。這都是所謂附法外道,要知道。我們千萬不能當附法的外道,附在佛法裡頭,而實際你是個外道。這種概念就是外道的概念,你附在佛法裡頭。

密宗的要領是「如實知自心」,如實的知道自己心。現在談密的人都不談這個,不談根本,盡談一些糟粕,轟轟隆隆的,傳徒弟的、學法的,亂哄哄的一大堆,不知道根本,學法無益。「如實知自心」跟這「如實安住」,這就比那個「如實知自心」還要深一點點。不但是「知自心」而且「安住」了。這個在禪宗就是到破重關的境界了。

現在把這個「破三關」大家解釋得很庸俗化,都自己隨便下定義,那不行,那是你自己封的。你自己封你現在是這兒佛學院的院長,這不行,你自己封的不行,沒人承認。這個「如實安住」就是「如實知自心」那兩個字,那個「如實」是一樣的。而這個地方不但是「知」,而且是「安住」,就是如實際的而安住於真實之際,也就是安住於諸法的實相。既然實相是真如,如實也就是如,所以如實就是如如,「如如安住」。

「如如安住」,跟《金剛經》的「如如不動」就沒有分別啦。「如如不動」是在這個「如如」上頭沒有動搖。有很多人都體會錯了,就體會成是個「不動」,是個「定」,大錯!不是以「定」為果,是在「如如」這個上頭「不動」,就是跟這「如如安住」是一個意思。讀《金剛經》的人,可以說一半以上都把它看成「如如不動」,我就是「定」,我「不動」了。連孟子都懂得這個道理,「不動心有道乎?」「告子先我不動心。」告子比我先都不動心了。孟子,咱們佛教不說他是聖人,告子早比孟子就不動心了,那告子是聖人嗎?

所以希望大家將來要發大心、將來要秉光明炬。現在外頭是很黑暗,要光明破暗,要發起大心來。大家現在這個求法的心很切,很好,缺乏人引導,就是這個,也很可憐。所以「如實安住」就應該這麼體會,就是如如不動,就是安住於我們真實之際。

在《往生論》裡頭說,我們引過多少次了,「三種莊嚴入一法句」。一法句是什麼?清淨句。清淨句是什麼?「真實智慧無為法身」。所以現在既然「實」就是法身,所以「如實安住」也就是「安住於真實智慧無為法身」,也就是「入清淨句」。

「清淨句」的「清淨」包括兩種清淨,一個是器世間清淨,一個是眾生世間清淨。器世間就是大地山河等等物質的東西,眾生世間就是一切有情,一切有生命、有靈感的東西。這兩個都清淨,所以「一法句是清淨句」就包括兩種清淨,「三種莊嚴入一法句」,這就是莊嚴。

所以底下說,這麼樣的話,「如實安住」是安住在這個法身。這個法身也就是清淨句,清淨句就包括兩種清淨,而這三種莊嚴入在這一句裡頭,因此這個「如實安住」就具足莊嚴。你清淨就是一切莊嚴都具足了。(我們時間很寶貴了,有一些書裏寫的,我們不要每句都去解釋了,大家可以自己看看。我們只要把這個重要的,還有一個這個脈絡上的東西我們共同研究了。)

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