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界嚴淨第十一

(請點擊下方 Play-button 鍵,即可開始播放錄音)

我們進入第三卷。這個學期我們希望能大大的講一些。前頭一個總的概述,我們就不一一講了,大家自己看了。從這個最末一段,最末一段我們討論一下。底下就要講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了,這些種種莊嚴都是事相,黃金為地呀,七寶莊嚴,宮殿樓閣種種都是事相。

這個《往生論》就說,它這個三種莊嚴哪:一個是佛莊嚴、菩薩莊嚴,這個正報很莊嚴;還有國土莊嚴,這都是事相。但是這三種莊嚴入一法句,一法句就是清淨句,清淨句者,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。這個事相的本體是無為法身。所以我們必須要體會得事理無礙,而這個極樂的境界中它處處表現出事事無礙。所以事理無礙、事事無礙,這兩個「無礙」是我們今後所要討論的、所離不開的。要離開這個……,不能夠在這個事相之中你離了本體了。

或者有人就說,他不喜歡談這些,「你看看,還都是一些事相。」而不知事相它就是說的是理,而不知事相之妙,它「事事無礙」,這一種更殊勝,是超過「事理無礙」的境界的。

「真實智慧」是實相的智慧。實相就沒有相;真的智慧,真智,就無知。無相……,無為的法身是法性身,法性是寂滅的。「生滅滅己,寂滅為樂」,寂滅。法性寂滅,所以法身就無相,寂滅了還有什麼相?生滅都沒有了,還有什麼相啊?由於「無相」,這個很重要:「無相」也沒有那個「不相」,「不相」也無;不但「相」是無,「不相」也無;「無不相」,「無」和「不」是兩個負號,負負得正,所以生一切相嘛。有的人就是偏空,就是空空空…空下去了。所以靈峰大師《金剛經破空論》就是要破這個「空」。

所以淨土法門就是《華嚴》哪,大家不要把它看低了,他不認識。

「真智無知」,「無相,故能無不相」,所以相好莊嚴就是法身,這是曇鸞大師的話。「無知」,所以就「無不知」,所以是一切種智,真實智慧,「無知無相」是這麼解釋。他底下就說「相好莊嚴即法身」,這句話就是我們這個畫龍點睛的一筆。不是要離開相好莊嚴去見法身,相好莊嚴就是法身。

所以永明大師說:「至理一言,點凡成聖。」這樣一點,就是宗門說的話,「大地無寸土」;你哪兒還有大地?找不著一寸土啊。「相好莊嚴即法身」,哪兒還找土去?所以這麼體會,禪宗、密宗、淨土這三個,即三即一、即一即三,都是事理無礙、事事無礙。禪宗也談事事無礙,不是不談事事無礙。這個是先做一個總的提醒,要知道「相好莊嚴皆法身」。所以底下談到「相好莊嚴」,咱們就不要只是看到這個就是…。我曾經這年輕的時候,我也很不喜歡這個黃金為地。那個時候不懂。那個時候不懂,就把這黃金就看成是黃金了,他這黃金,那是拜金。

「佛語阿難」,第十一品,我們第三卷開始了。

【佛語阿難.彼極樂界.無量功德具足莊嚴。永無衆苦.諸難.惡趣.魔惱.之名。亦無四時.寒暑.雨冥.之異。】

國土嚴淨,莊嚴清淨。極樂世界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」。它有無量的功德。具足莊嚴,一切莊嚴它都具足。「永離眾苦諸難。」沒有一切苦。「惡趣魔惱之名。」眾苦、諸難、惡趣、魔惱,連名都沒有,何況有實啊!我們就從這兒講起。

《往生論》說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」,他的國土功德莊嚴,成就不可思議力。這個像什麼呢?就像那個摩尼如意寶珠一樣。摩尼如意寶珠,這個是拿它來做譬喻。摩尼如意寶是佛涅槃時,以佛的方便力,留下很多很多舍利。舍利,眾生就供養,當眾生福報盡了的時候,這個舍利就變成如意寶珠。這個寶珠在海裡面,龍拿來當首飾。如果有轉輪聖王出世的時候,他能夠以他的慈悲力、他的願力能夠得到這個珠子,得到這個珠子他就可以對於咱們這個世界做很大的饒益,他就從這個珠子可以給出種種眾生所須要的東西。他就是要齋戒、修法、發願,願它能夠降雨似的降出種種的寶來,種種眾生須要的東西,所以稱為「摩尼寶珠」。

他說極樂世界種種的,就像拿摩尼寶珠來做比方。但這個寶珠這麼殊勝,可以出生眾生所須要的一切東西,這只是個相似的比方。因為這個寶它只能給眾生衣食等等,不能滿足眾生求無上道的這個願。它不能就是說,我下個東西給你,你就得了無上道了,這個不行。但是說法可以,所以就是說只是「相似」。

而且這個寶能滿足眾生一身的願,不能滿足眾生無量的願。你要求這個願得這個,但是其他的願你一時得不到。有些差別,所以說「相似」。

而且這個為什麼說是「相對」呢?因為它只是相似,這勉強拿它來作對比。所以就是說是這樣一個相似、相對,勉強拿來做對比,如摩尼寶,彼土就如這樣。

再正式來講,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」,曇鸞大師說,是從法藏比丘他「菩薩智慧清淨業起」。因為他作菩薩的時候,他所做的這一切是智慧清淨的,做了種種的莊嚴佛事。

「依法性入清淨相」,就是如實的,「依」也就是住於真實之際,莊嚴了國土了,入了清淨之相了。

所以這個法它就沒有顛倒、沒有虛偽,所以就是「真實功德」。所以說「無量功德,具足莊嚴。」因為是真實功德,所以是無量功德,而且這個功德就具足莊嚴,把這兩句經文解釋了,曇鸞大師的話解釋了。它沒有虛偽、沒有顛倒,是真實之際,是真實智慧所流出。所以你只要相信就可以得真實之利,它是有無量的莊嚴。

底下,「眾苦」,說三苦、八苦。三苦就是「苦苦」,我們大家公認的苦事。「壞苦」,現在認為是樂,但是以後要失掉,苦,壞苦。「行苦」,就是五陰的這種流轉,念念遷流。

八苦,大家都知道八苦交煎,大家很熟了,我們不講了,這是八苦。

「諸難」指八難。「八難」呢,

一、是「地獄難」。在地獄中聞法很難了。

二、「畜生難」。

三、「餓鬼難」。

四、「長壽天難」,這是禪定的關係,他就跟那魚凍了一樣不能動,他也不能聞法,這也難。

五、「北鬱單洲難」,那兒佛不去,他們困難。

六、還有「盲聾瘖啞難」,瞎子、聾子、啞巴,就是說這個很難。

七、這個是我們要注意的,「世智辯聰難」。所以聰明人都要警惕,很容易就是這兒所指的第七。如果你只是「世智」,再加上你能說會道,「辯聰」,會寫文章,就屬於這一類,這個很難,你這個成道很難。你成學很容易、你成名很容易,成道就很難很難了,不然佛不這麼說。

「世智辯聰」,世間的智慧,這種能說會道、能寫文章、能辯論,言之成理,能有說服力,大夥相信,屬於「世智辯聰」類。世智辯聰類包括相當廣,但是你這個就跟那個地獄、畜生、餓鬼,跟那個瞎子、啞巴列入一個行列。

八、生於不遇佛的時候。這最後,生在不遇見佛的時候,很困難哪。

所以這個「八難」,我們這個地方就是要注意「世智辯聰」,這個聰明要正用。聰明人更不可以…,因為既然很聰明,他就很自信,更不可以相信自己。所以《四十二章經》裡頭有許多很重要的,所以首先來先翻譯給我們,「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。」你要慎重啊,千萬不要信你自己那個思想,你的那個思想不能信哪。

《楞嚴》也是如此。你這個真心妄心,認賊作子,你相信那個妄心,你拿這個賊當作兒子去保護它,你最後的結果就是煮沙做飯。煮沙做飯就絶對不能成就。這些話都打中了那些個賊的痛處,所以他要反對《楞嚴》。認賊作子,現在很多人認賊作子,保護他那個兒子,這點要認識清楚很不容易,很不容易,這一點。

所以佛跟阿難說,你之所以能知道十二部經典、你能夠背誦,而且你得了初禪,已經有了神通,你不能免難,為什麼?你就是不知道二種根本,你不知道「生死根本」是你那個妄心,你拿它當寶貝供著它;你的「真心」你不知道。你這兩種根本不明白,你就不行,摩登伽難你就沒辦法了,而且好險哪,這就說明…。看《楞嚴》這一段,注意的人不多,只是在「七處徵心」那找去了,一處一處的在那…。那都是剛開始說,那剛剛就是給你破妄。而這兩種根本很重要,是帶根本性質的。

所以這個世智辯聰。所以傳孔子之學的是曾參,「參也魯」啊,「魯」就是有點笨。所以傳法的不是子貢他們。子貢,聞一知十,「賜也聞一以知二」〔註一〕,聽一個懂兩個,但不是他傳的聖道,而是有點「魯」的這個曾參傳的。這個「道」,所以老子的話,「下士聞道大笑之」,你跟他講「道」,下士一聽,哈哈笑,這奇談哪,笑話,就是說,他不理解。大家要知道這個「下士聞道大笑之」,那也應該就知道「道」是怎麼回事了。不要當下士,你更不可以變世智辯聰啊。

「惡趣」就是三惡道。「魔惱」,四魔:煩惱魔,陰魔(色受想行識這都是魔,擾亂人的),死魔(這個死亡,你這個好好修行要成就了,壽命終了了),再一個魔,就是所謂他化自在天魔。

「他化自在天」是魔天,這個天子的威力很大。這都是真的,真有其魔。他妒忌障礙,他破壞佛法,你們都信佛法,他的隊伍就少了。這個是往往要給你造成很多很多干擾,尤其是修禪定,往往他變現出種種情況來擾亂。所以在得到了境界…,他這個很厲害,你哪個地方一偏重,就從哪個地方他就進來了,不知不覺把你引入魔途。所以《楞嚴經》講,你要是不持咒就禪定不可能成功。你不持也行,你得把這個咒寫在禪堂或者掛在身上,就是要依靠佛的加被力才能免除這個魔擾。

所以現在很多都是自己修練、練氣功,有很多得了奇異功能。不知道,其實他不知道,這個奇異功能就…,這我也不說了,反正是很可悲吧。

極樂世界為什麼永無魔惱呢?因為它就是「一清淨句,真實智慧無為法身。」真實之中它是一法清淨,連這個名都沒有,還有實際啊?

《法華經》說,「若有女人」,所以《法華經》是特別提倡女同志修淨土,這一段是對女人說的,所以淨土法門適合於在家人,尤其是在家婦女,《法華》特別指明女人,「聞是經典,如說修行,於此命終,即往安樂世界,阿彌陀佛、大菩薩眾,圍繞住處。生蓮華中,寶座之上」,這個就往生了。

這往生之後,「不復為貪欲所惱」,貪欲不能再擾亂你了。「亦復不為瞋恚愚癡所惱」,瞋癡也不能惱你了。「亦復不為驕慢嫉妒諸垢所惱。得菩薩神通、無生法忍。」這是《法華經》裡頭的,所以它沒有這個魔惱。

至於魔事,魔障,咱們這個眾生念佛還能免除魔,你生了淨土當然更沒有魔了,所以彼土就沒有這個名字。

註一:《論語 • 公冶長第五》「子謂子貢曰:『女與回也孰愈?』對曰:『賜也何敢望回。回也聞一以知十,賜也聞一以知二。』」一般成語是講「聞一知十」,《論語》原文中是顏回「聞一以知十」,但顏回早逝,不能傳夫子之道,故此處黃老拿子貢與曾參相比

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