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示彌陀疏鈔 (四)

無背者。縱之則無所從去。

「無背無向」。什麽叫背?你離開我,你跑吧,它沒有地方去。爲什麽?我自己我這個自性,我遍滿一切處。遍滿一切處,你走到哪兒都是我,對不對?那去哪兒了?你說你回香港了,回香港,還是我自性;到美國了,還是我自性;到月球了,還是我自性。到哪兒去了?都在我自性裡頭。極樂世界還是我自性,你哪裡能去啊?所以沒有背。背開我,往哪兒去?沒有地方去呀。

無向者。迎之則無所從來。

也沒有向。你從哪裡來呀?整個是我自己,是不是?你說從香港來,香港就是黃念祖,是不是啊。再一個說法,「背向」,「無背無向」,「背覺合塵」,「背塵合覺」,咱們在迷的時候,衆生在修持的過程之中,這才有背有向。你背塵,背著塵了,不跟塵勞妄想作對了,去合那個覺悟去了,這就對了,我們這就開始覺悟了,背塵合覺。

在愚痴的時候,就背覺合塵。你所追求的就是聲、光、色,好吃好穿,音樂,跳舞,享受,快樂,你追求的都是這,塵哪;你所嚮往的是塵,你所背的是覺悟。這不是有背有向嘛?這是在修持過程中的事。真正說到了本體,到了自性,渾然是個自家,就沒有背沒有向。這裡頭,我們就看這個話它是怎麽說的。「無背無向」說的是咱們的自性的本體。

言即此靈明湛寂者。不可以清濁向背求也。舉清濁向背。意該善惡聖凡有無生滅增減一異等。

對於這個,以前這些話就說明了。對於「非清非濁,無背無向」,說明什麽呢?說明咱們本來的「靈明湛寂」的這個自性,不可以在「清濁向背」這些方面去找。舉出「清濁向背」它代表什麽呢?就代表,這不是相對的嘛。清跟濁是一對,向跟背是一對。這一對一對就代表了什麽是善,什麽是惡;什麽是聖,什麽是凡;什麽是有,什麽是無;什麽是生,什麽是滅;什麽是增,什麽是減等等,所以自性中都沒這些事。

大哉二句。贊辭。大者當體得名。具遍常二義。以橫滿十方。竪極三際。更無有法可與爲比。非對小言大之大也。

「大哉」是讚歎的話,是指著「體」說的,這個體是大呀。我們說了「體」,這裡頭包含了「相」跟「用」。剛才不是說了,有體就有相、有用。這個體,它是橫滿十方;空間是橫的,同時存在嘛,橫的,橫的遍滿十方,一切地方。所以我們的心是遍一切處。

有人說,你們淨土宗是心外求法,他不明白。我們一上來就說,我們心遍一切處,極樂世界也在我們心裡頭,不是在心外去求啊。所以彌陀、極樂都不在心外。

竪,時間是竪的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所以一橫一竪。當然這橫竪的意思也是哲學上的意思,你也不可能用幾何學去看,那個竪是……。總之,它是有前有後。橫是同時並存,東方西方南方北方同時並存,就是橫的都出來了。竪的,先有這個,後有那個,這是指時間。竪就包括三際,所謂時間就是三際,三段,三種:一個是過去,一個是現在,一個是未來。所以時間上,咱們這個自性貫徹於過去、現在和未來。在過去說,你去找我的自性什麽時候開始,找不著頭。從未來說,咱們的自性到什麽時候消滅,也找不著頭。三際貫通,沒有終極。所以它即是橫滿十方、竪窮三際,沒有任何法能和它相比,所以讚歎它是大,大哉的自性。大哉什麽呢?大哉真體。大哉真體,不可得而思議者,其唯當人自性歟。

真者不妄。以三界虛僞。唯此真實。所謂非幻不滅。不可破壞。故云真也。

體加個「真」字,「真體」,真就是沒有虛妄。因爲這個三界都是虛假的,虛僞,這和我們人的想法恰恰相反。所以佛的看法跟我們就不同。人總是認爲這個世界是真實的,是真有的。你這個說極樂世界到底有沒有?他信不及啊。就咱們這個世界是真的,這是真的,是吧?

其實正好相反。咱們這個三界,不光是這個世界,這個世界是欲界,都有情欲啊。天界,低的天也是欲界,所以帝釋都有太子,他有太子怎麼出來的?是吧,還是欲界嘛。俗話說王母,這都是女的嘛。這低的天是欲界。

上頭是色界,色界就離開欲了,沒有人的這種情欲。人只有形色,不是這樣的肉體了,有個形相,所以稱爲色界。再高的天稱爲無色界,連形相也不可得,甚至於連思想都不可得了。所以有的天叫「非想非非想天」。我們常常有句話叫「想入非非」,你想入非非,所以我們很多俗話是從佛教裡頭來的。因爲有個天叫非想非非想天,就是你這個想法到非想非非想天去了,想入非非。他的壽都多少劫的壽命。但有一天壽命終了,他還要墮落,還要輪迴。

所以這個三界,剛才也說,到了劫火的時候還是要燒,還是要毀,都是虛僞。所以三界,到了天界,多少劫的天界,它也是虛僞。所以我們說真體的話,連三界,連高的天界都是假的,都不常存。唯此真實!只有這個,你每個人你自性才是真實的。所以有的人說,一說到是「唯心彌陀,自性淨土」,就覺得是空茫茫的。實在說,是你的心,是你的自性,這是最真實了。

這是布袋和尚的偈。布袋和尚就是一進山門,我們現在管他叫彌勒菩薩,這就是布袋和尚的像,一個很胖的和尚。他是隋唐之間的僧人,是彌勒的化身,禪宗。很多小孩子爬在他的身上,他喜歡跟小孩子玩,他扛一個口袋。大家以為說這是彌勒菩薩,不知道是布袋和尚,也沒有名姓,只知道他背一個口袋,很胖。

「只這心心心是佛」,只是這個心心心是佛,三個心字擱在一起。就這個心的心的心,這個是佛呀。「十方世界最靈物」,十方世界這是最靈明的東西了。「妙用縱橫可憐生」,有的人修了禪定,得了縱橫的妙用,神通的妙用,縱橫自在,可以顛倒日月等等的妙用。妙用縱橫可憐得很哪,可憐生。

「只這心心心是佛,十方世界最靈物,妙用縱橫可憐生,一切無如心真實」。所以布袋和尚這個話跟蓮池大師的話是一致的,唯此真實啊。

所以一聽見心,就覺得落空;就說跟這個世界一樣的有,他就說,這個好。極樂世界有沒有?有,跟這個世界一樣的有。說這些道理的時候不好跟人家說,有時候我就勉强這麽答:「你要說極樂世界是空,你要認爲這個世界是空,你才能說極樂世界是空。極樂世界是有,是比這個世界更真實的有。所以它不同於咱們這個世界的有。你說極樂世界是空,那你先要這個世界是空;這個世界都有,那極樂世界你就不能說它空了。」所以說到自心,唯有自心是最真實,這個最真實啊。

《圓覺經》裡頭講,一切一切都是幻。首先就說我們這個身體是幻。首先我們就是識破了這個,幻身就滅了,這是一個幻的身體啊。幻身要沒有的話,什麽叫幻心呢?幻心也就沒有了。幻心要滅了之後,既然沒有內心,外頭的塵,誰知道外頭的塵哪?塵也就沒有,空了。沒有心,外頭在那兒跳舞,誰看哪?所以就沒有塵了。幻塵滅了的話,就都滅了,什麼也沒有了,身、心、塵都沒有了,就剩下滅了,幻滅,幻滅也滅,這是很要緊的一步。

所以釋迦牟尼佛為了……,寧可捨這個身體請夜叉吃,請夜叉給他補上兩句。因爲釋迦牟尼佛前生聽佛說法,一個偈子知道兩句:「諸行無常,是生滅法」,後兩句不知道。問誰誰也不知道。後來有個夜叉,他說:「我知道,我聽佛說過。」釋迦牟尼佛給他頂禮,請他說。他說:「不行,我要說,有條件。你得讓我吃。我餓了,好久沒吃了。」佛說:「行,我可以給你吃。」他就要吃。佛說:「你現在別吃啊!你現在吃,我還沒聽見呢,你給我說。」就給他說了。說完之後,佛就爬到樹上,從樹上跳下去,請他吃。所以爲求法,聽兩句,就請夜叉,給他作飯了。這是試驗他,當然是,後來沒有……,把他接住了。

我就說,這兩句值!生命捨了都值!它是「諸行無常,是生滅法;生滅滅已,寂滅爲樂」。生滅都滅了,什麽都沒有了。這個時候不是斷滅了,不是我們電燈裡頭抽真空,空了,什麽沒有了;它這個是「寂滅爲樂」,這是真的無比的法樂。這個時候什麽都沒有了,這是真實的樂,究竟的樂。

所以這個就引《圓覺經》的話,「幻滅滅故,非幻不滅」。你說都是幻嘛,幻身、幻心、幻根、幻塵、幻滅,它都是幻嘛,幻它就滅嘛,非幻它就不滅。我們的自性它不是幻,所以真實啊!「十方世界最靈物」,是不可破壞的,所以說它真哪。

體者。盡萬法不出一心之體。體該相用。總而名之曰真體也。

上面這個「體」字,「真體」,蓮池大師說:「盡萬法不出一心之體。」萬法就代表一切法,種種的法。一切法都把它列舉列盡了,沒有一個是離開了、是在一心的本體之外。這是順著他的文字這麽說。我們按照他的意思來說,就是一切萬法皆在自心的本體之內,都不能離開自心本體,都不在自心本體之外。

不可思議者。如上明而複寂。寂而複明。清濁不形。向背莫得。則心言路絕。無容思議者矣。

「不可思議」,就是上面說的,它又明,明就是明照,能够照得一切一切清清楚楚,這不是作用嗎!可是在明之中,它是那麽寂,它是一切不動,無所作爲。無爲,無動,無相,而又什麽都知道。所以就是說,什麽叫不可思議啊?這個就是很不可思議嘛。它明,它又寂;它寂,它又明。所以極樂世界叫常寂光,它是「寂而常照,照而恒寂」。

寂是不動,不動之中它還老在照一切,遍照,所以「照見五蘊皆空」。只有寂才能照。你這忙忙亂亂,就沒有叫做照了。所以常寂光是「寂而常照,照而恒寂」。一切都了知,然而無所動搖。所以極樂世界的人能够遍到十方世界,遍修供養,聞佛說法,可以不起於座。他修法的座位他可以不起來,這些事情就做完了。也就是,在寂中可以有行動,有行動中,這麽多的行動他還是安定,這能思議嗎?是不是?

所以說不可思議。你能思議嗎?這個「明而複寂,寂而複明」,不可思議。還有「清濁不形」。說它是清,它又是濁;說它是濁,它又是清。不能說它是清,不能說它是濁,沒有法子能形於外。

「向背莫得」。你是向著它?還是背著它?我們總有所向背。所以禪宗有一個話頭,「在千萬人中,不向一人,不背一人」。這個人在一千萬個人裡頭,他不面對著一個人,他也不背著一個人。要認識這個人。這就是禪宗的語言。用我們的語言就說了,說破了就不容易開悟了。所以禪宗就是不能說破,就是自性嘛,自性是沒有向背。說背著誰?向著誰?

所以這樣的話,明而又寂,寂而又明,清濁都沒法說,向背也找不著,你這個心的路絕了,說話的路也絕了。所以佛教的語言說「言語道斷」,言語這條路斷了。這些話該怎麽說,我們無法表達清楚。怎麽去想呢?「心行路絕」,心所能行動的這個路,走到絕路了。

 上一頁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