決證極果第二十二

(請點擊下方 Play-button 鍵,即可開始播放錄音)

底下,第二十二〈決證極果〉。所以,這個佛的大願就是如此。為什麼要有極樂世界?願一切眾生成佛嘛。所以往生的人是「決證極果」。

【復次阿難。彼佛國土.無有昏闇火光日月星曜晝夜之象。亦無歲月刧數之名。】

「彼佛國土無有昏闇火光日月星曜晝夜之象」,沒有這些個黑天了,還要用火放光照亮,要等著火去照亮,夜裡頭燒個什麼篝火照亮。「星曜」,星是指星星。「晝夜」,白天、黑天。也沒有什麼歲月,一年、一月、多少劫,這個名稱都沒有(先看這一句),沒有這個,實際上就是打破了時間。

現在還是順著舊解來說吧,五種原譯裡頭,漢、吳兩譯裡頭說了「日月處空」,有日月在空間,但是空間的日月是不動換的;《魏譯》沒有說到有跟無;《唐譯》、《宋譯》這兩本就說「無有日月」。所以現在這兒所取的,是取的唐、宋兩譯的意思。蓮池大師解釋這個,解釋得很好,如果你把古譯也考慮在內,就是「日月」雖然有,但是佛的光明很大,後頭的〈禮佛現光品〉就講了,阿彌陀佛一放光,世界一切東西的光都不見了,菩薩的光、什麼什麼的光都不顯了。月明星稀,月亮很亮的時候,好多星星都看不見了,就這個道理。它這個光被月光一比,它那就顯不出來了,月亮太明,它暗了。所以《漢譯》、《吳譯》說是有,蓮池大師解釋說是「佛及聖眾光明掩映」,跟沒有是一樣。有,它不發光了。

再有,蓮池大師說,要是按道理來說,應當沒有是正。為什麼?因為忉利天以上都不假日月了,何況極樂呢?蓮池大師這個意思說得很好,把古釋也講通了。是「有」,但是它沒顯;但是「無」為正。所以現在先師就只採用這個「無」,這個「無」是為正,它這有跟沒有一樣,這我們就都統一了。

底下就「亦無歲月劫數之名」。這個「歲月劫數」,就從漢、吳兩譯也可以看出來,它們說是什麼呢?據《漢譯》,「日月星辰皆在虛空中住止,亦不復迴轉運行。」它有,它就在那待著,它在那兒不動換。我們所謂的「時間」是什麼呢?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,地球圍著太陽轉了一圈這是一年。我們就看成是太陽圍著我們轉,都是在轉;太陽也在轉,太陽要圍著它的中心轉一圈要多少多少年。這個數我寫了,本子上有,我對於數字記憶力非常差,有時把它算出來之後就不再記得了。

所以這個時間都是由於這些在運動,地球自己在轉,太陽也在轉,太陽系也都是在轉的,銀河也在轉,都在轉。所以它出現很長很長的時間,時間就由於這個轉。它這個根本都不動的,也沒有晝夜,也就沒有什麼叫年,也就沒有什麼叫劫了。這是從這個不動的情形來看。實際要說,「空間」,現在科學上愛因斯坦已經明白了,是人的錯覺,你的錯覺。大家過去一直把這些東西當作真實的,跟這個不合就是不對的,你不知道你所謂的「真實」正是錯覺,你的錯誤。佛教就說,由於妄想才有時間。所以,哪來的時間?這「一念」過去了,是過去;現在這兒有「一念」我正在起,這是現在;下面馬上「一念」跟著就來,就是未來。所以「過現未」都是因為你有念頭在。你要離開妄念,什麼叫「過現未」呀?所以毗目仙人拉著善財童子的手,善財見他經過多少多少劫,到了多少多少地方,等毗目仙人把手一放,善財童子還是在原地方,沒動窩呢,還是剛才,還是那個時間。

所以「時間」這一切,他各有各的時間,修行人有時候一坐下去多少天,他就覺得是幾分鐘,他的「時間」他就不一樣了。所以極樂世界它就沒有這些「日月」,也沒有「紀年」的這些東西,說年,說劫的這些名稱。

【復無住著家室。於一切處.旣無標式名號.亦無取舍分別。唯受清淨最上快樂。】

沒有「住著家室」,這個住著家室不是說根本沒有,剛才不是說了嗎,他住的房子稱心如意,想在虛空就在虛空,想怎麼樣就怎麼樣。因為他沒有執著這是我的家、這是我的什麼什麼,他沒有這個執著。咱們都「無我」了,沒有執著,還要什麼寫門牌號數啊?「是我的房子,我要登記,我的證件……。」所以沒有這個「標式名號」。「隨應而現」,我現在這麼想它是這個樣子,明天忽然又心念一變,它又另外一個樣子出來了,所以就沒有這些分別。所以就是說,沒有這些,沒有「住著家室」,也沒有「標式名號」。

所以沒有「取舍分別」,心心平等,天天聞法相應,聞微妙法。所以我們眾生就是……,見色聞聲本來並不是壞事,但是你就是有分別,你就有取捨、有愛憎。第六識是很大的禍根,就在於它有分別,你就有取捨、有愛憎,這裡頭就出了人我,這四相就熾然了。極樂世界的人就沒有取捨分別。沒有分別,這心和境是一如的;心沒有分別,境界也沒有分別,所以他唯有無量清淨快樂。

【若有善男子.善女人.若已生.若當生.皆悉住於正定之聚。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何以故.若邪定聚.及不定聚.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。】

底下,「若有善男子.善女人.若已生.若當生」,這一段很重要。所以我們這一天,都能遇到一點很特別重要的內容。「皆悉住於正定之聚。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這個「三聚」,一個是「正定」,一個是「邪定」,一個是「不定」。

對於這個「三聚」有好多不同的解釋。「聚」就是物以類聚這個「聚」,也就是「類」。小乘我們不提了,我們談大乘。大乘我們先引《大智度論》的說法,「一者正定聚,必入涅槃」,他一定入涅槃,這是正定聚;「二者邪定,必入惡道」,這個人必定入三惡道,這個是邪定;「三者不定」,沒準兒,且看下回分解,他以後怎麼做還不知道,到底到哪去以後再看。這個說法,所以《大智度論》的好也在這兒,大家廣泛的都能接受。

《釋大衍論》它的說法不同一點,它提了三個,它一個論提了三個。後頭兩個論提得太什麼了,我們就不選了,說「只有佛才是正定」,那除佛之外都不是正定了,那後兩個。我們提它一個就夠了。它一個書裡提了三個,我們採它一個。它這個「十信」以前,你雖然是佛教徒,你還是沒有達到「十信」,「信位」都沒有達到,這是「邪定」。這就嚴格了,這就嚴格了。所以再高深,大家就更不好接受了,所以後頭兩個我就不引了,書上有。那個說「必入惡道」,大家說我還不至於「必入惡道」吧,我頂多是不定,沒準兒呢。

這個說你「十信」以前(你敢說你現在到了「信位」了?到了「信位」很不簡單哪),在這以前你就是「邪定聚」,因為你「不信業果報故」。你對於業果報,你敢破戒,你敢做壞事。為什麼你敢呢?你不相信你會受那個果報嘛。

大家覺得我怎麼不信呢?你要真信的話,你敢破戒?那地獄是真的,這點我敢、再三我敢負責說。因為真的,現在咱們這兒,咱們就在北京有人就見過;那沒有什麼這鴉片煙、什麼什麼嚇唬人的(先王以神道設教),那真的!就這樣還不信哪,不信也不行,不信還是有。有人你不懂法律,犯了法你還是槍斃。你說我不懂法律。你不懂,那不管你。你知法犯法,罪加一等;你不知法犯罪,還是執行。

那這個就是說是不信業果,所以「信業果」的事很不簡單,大家要知道。你說起來信,你實際的行動是信是不信?你要真信的話你敢破戒?你不去研究戒律,當作一個自己真正的老師,我要是有錯趕緊懺悔,那你就是不信哪,所以是「邪定」。這樣作為邪定,我們覺得就能想得通。

底下第二、第三我們不選了,他連「十信」都算邪定,那就不好辦了,所以我們就不選了。到了三賢、十地,到了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這個是三賢位,雖然沒有入大聖,不稱為大乘的聖人,是大乘的賢人,這是三賢。到了十地就是十聖,這是正定聚。那當然了,你到了賢聖了,你就必入涅槃了,不退了,這都是不退了。

這個「十信」叫做「不定聚」,十信以前是〔邪定〕。到了十信位,這個是不定聚,他還是或進或退。所以把它這個解釋起來,再明確一下,這個「十信」是不定,因為他升降不等,他已經有了信心。但是在這個之前,你還不信「業果報」,所以你必定就是邪定,就跟前頭一樣,必定要入惡道的,這個就是邪定。到了三賢、十地,正定了,必入涅槃了。所以這樣來看的話,這個「正定聚」是很高的。前頭《大智度論》說,必定入涅槃,你說這個就很高的了。這兒說到了三賢十地,也是很高的了。後頭說只有佛才是正定聚,那更高了,這我不引了。咱們就看前兩說就夠了。

那麼說彼土眾生都是住正定聚,你一往生之後,你就是住正定聚了。所以憬興(是朝鮮人,新羅國人是朝鮮人。我們這裡頭引證的古德有好幾個國家,有日本的、有朝鮮的、有中國的),所以他就說:「若生淨土,不問凡聖」,一定趣向於涅槃,你一定是行善,你定是生善道,一定要行六度的,一定會得解脫的。所以往生的人只有「正定」,沒有其他兩種。這是他的解釋。《會疏》也同意他的解釋。

另外《甄解》就遵善導大師的意思,他來說,他說:「所謂正定聚,從佛果至十地三賢,皆名正定聚。」包括佛、十地、三賢。他這個解釋就是說,淨土的一切都是大乘,所以也都是住於正定之聚了。有的示現是十地、是三賢,但是必定要入涅槃,也要成佛,他也就是法身,所以他住於正定之聚。所以底下就是「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他是正定的聚合之中,屬於正定。這是一個解釋,因為他屬於正定這一類了。這兩個解釋都可以講得通的。

咱們這個裡頭就是,就有會集了唐、宋譯,底下又加上,不但是「已生」,還有「當生」。這個「當生」是在唐宋兩譯有的,也住於正定之聚。他說,彌陀這個大願,他說是極深哪。那麼就是說是當生,咱們在這個世界上,咱們將要生到極樂世界,那「當生」就是咱們哪。

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