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佛讚第二十三

(請點擊下方 Play-button 鍵,即可開始播放錄音)

底下〈十方佛讚〉。

【復次阿難.東方恆河沙數世界。一一界中如恆沙佛。各出廣長舌相.放無量光.說誠實言.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。南西北方恆沙世界.諸佛稱讚亦復如是。四維上下恆沙世界.諸佛稱讚亦復如是。】

「復次阿難.東方恆河沙數世界。一一界中如恆沙佛」,東方有恆河沙那麼多的世界,每一個世界裡頭都有佛,每一個世界有恆河沙那麼多佛。

這麼多的佛都在「出廣長舌相」,廣大、長的舌相。「放無量光」,佛就放光。「說誠實言.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」。廣長舌本來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,又廣、又長、又軟、又薄,從嘴裡出來到上頭,舌頭能蓋住自己的臉,能夠舔到自己的頭髮。我的舅父是「南梅」,「南梅北夏」,也是個大居士。他的舌頭就很特別,他能舔到鼻子尖,這也是個異相,舔到鼻子尖。「出廣長舌」就是證明無量劫來,口中沒有妄語、綺語、惡口,這種語業的過,沒有。多劫沒有這個過,所以感得這個相,廣長舌。

所以《圓中鈔》(這個《鈔》就是《圓中鈔》)說:「惟世尊多劫實語,故舌相廣長」,然而這個舌相有「常相」和「現相」的不同。「常相」者,就是你一說出話,嘴裡一吐出來就蓋到臉,讓外道知道,佛說的是真實的,我們可以信,不然我們怎麼沒這舌頭呢?這是常相;若是「現相」就不同了。「現相」就是,你看《阿彌陀經》裡頭,「出廣長舌相,遍覆三千大千世界」,這個舌頭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了。這多大呀!

咱們這個經沒有說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」,可是放無量光。所以小本的那個「舌頭遍滿」跟這兒「光無量」是一致的。舌相就是這個光,光就是舌相。而且光就更廣了,所遍的可能還不止三千大千世界。

底下就是慈恩( 窺基大師),窺基大師對於淨土宗有三種註,大家現在學法相的人都不提了,恐怕不合乎玄奘大師跟窺基大師的意思。慈恩就是窺基,說「佛之舌相,證小」,給小乘做證明的時候,「則覆面門」,蓋面門就完了,「以至髮際」。「今覆大千」,現在蓋大千世界了。幹嘛?是「證大事」!要證明一件大事,證明這個淨土法門,所以現這個相。這是窺基大師的解釋。

底下又說:「菩薩得覆面舌相,故其言無二。」他說的話沒有兩樣的話,都是真實。「覆面之舌」已經沒有妄語,何況現在覆三千大千的呢,還有不真的地方嗎?是不是,這是窺基大師在勸我們要生信。

「說誠實言」,真實無妄的、真實不虛的言。《彌陀疏鈔》說,「誠實」是表示必定可信;因為「誠則真懇無偽」,「真」,真正、真實;「懇」,懇切;「無偽」,沒有虛假;「實則審諦不虛」,實際真實也就是這樣,沒有虛的;「所謂獅子吼,無畏說」,佛法說,如獅子吼,百獸都畏懼,是無畏之說,四無畏;「千聖復起不能易」,一千個聖人再起來也不能改變;「萬世守之則為楷者也」,「楷」是楷則,一萬世都應該遵守做為楷則 (所以有人總想把佛的什麼再動動,這個都是自己覺得比佛還高明)。

又說,「純真絶妄」,純的真,一點妄都沒有;「萬劫如然」,萬劫也是這樣。說到誠實,還有比這更誠實的嗎?你看「說誠實言」,這就是「誠實」的解釋。那麼「誠實言」說的是什麼呢?就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。這個就是萬世不能改的。所以這個「十方諸佛同讚,千經萬論共指」,這淨土法門就是如此。十方諸佛都在稱讚,這千經萬論都指示這條路給大家。東方恆河沙是如此,十方的恆河沙都是如此。

《會疏》是日本人作的,他說:諸佛所證都平等,怎麼單稱讚彌陀呢?他就說,「念佛往生利益,彌陀不共妙法」,跟諸佛不共同的妙法;「故諸佛讓德」,諸佛就推讓,讓一切眾生都歸向於一個佛。

這也就是第十七願,十方佛都聞名、都稱歎,聞名的多,才能求生的多、才能得度的多。所以十方諸佛跟彌陀是一個心,都是沒有別的想法,就是願意眾生你們真正能得度。所以諸佛之稱讚彌陀也就是為了這個;彌陀之發願,願意十方佛來稱我名,讓眾生聞我名都來,也是為這個。不是要拉一個隊伍,我要如何如何,是為眾生得度。十方謙遜也不是逃卸責任,也不是表示禮讓,也是為眾生得度。都是真實言,誠實之言。

【何以故.欲令他方所有衆生聞彼佛名.發清淨心。憶念受持.歸依供養。乃至能發一念淨信.所有善根.至心迴向.願生彼國。隨願皆生.得不退轉.乃至無上正等菩提。】

「何以故」,四維上下都稱讚,何以故?就是「欲令他方所有眾生聞彼佛名.發清淨心」。因為他方所有的眾生聽到阿彌陀佛名號,就發了清淨的信,清淨就是信。信哪,清淨心就是無疑的信心,無垢的信心,沒有污垢的,沒有懷疑的信心。

「憶念受持」,「憶」就是憶佛功德;「念」就是念佛名號;「受」就是信受;「持」就是堅持。

「歸依供養」,歸依到……,「歸依」,「身心歸向,依止不捨」就是歸依。歸向到彌陀,依止不捨離。再者,「供養」就是「進財行以為供,有所攝資為養」。「財行」是兩方面。「財」:香花、飲食、湯藥、財物、頭目腦髓、大地山河等等的,這一切都可以(財,內財、外財)拿來供養,供佛,這是「供」。這是一個方面。

再有「法供養」,我「如說修行」來供養,這是「行」。以「財行」來做什麼?來獻供。「有所攝資為養」,這個佛,我們獻給他,讓他有所攝,滋養身體;對於這個身、對於法有這個,也就是俗話說的,有營養這樣的意思,有所利益,就稱為「養」。這就對於這個所謂「歸依供養」的解釋。

底下很重要,「乃至能發一念淨信」,這信,「一念信」都是好的。《疏鈔》就說:「往生淨土,要須有信」,要往生淨土就是須要信;「千信即千生,萬信即萬生。信佛名字,諸佛即救」,你能相信佛的名字,你相信、依止,諸佛就救護你,諸佛就護持你;「心常憶佛,口常稱佛,身常敬佛,始名深信」。什麼叫深信?常常憶念,常常稱念名號,常常禮拜、恭敬,這才叫做深信;不管是早晚,你這個時間是早一點、晚一點,還是馬上就去了,還是等十年、二十年、五十年;「終無再住閻浮之法」,不會在這個娑婆世界再常待了。就是說這個「信」特別要緊。

這還說「一念淨信」。一念淨信,就可以隨願皆生。一念淨信,「願生彼國。隨願皆生」,一念淨信就可以生,這個是不可思議。

首先「一念淨信」,我們解釋這「一念」。《會疏》的解釋:「明往生正因,唯在信一念。」「信」,這樣一念;產生「信」,這樣的一念,不在於你要念多少。就是你真實的信心,而生出了這一念。

《教行信證》講,說「一念」是什麼?「信心無二心」,就是這信心,沒有其他的,「故曰一念」,一念嘛,不二;一心,一念就「是名一心」,也就叫做一心。一心就是清淨報土的真因。法身咱們本具,咱們要成功,就是修出報身。修出了報身,就居於清淨的報土。法身你本來不待修,不等修,這本來有的。現在就是說,你這個「一念」,就正是清淨報土的真因,真實之因。

《彌陀疏鈔》底下,他引了《成唯識論》,引唯識方面的,他先說「信即心淨」。《成唯識論》裡說,「信」是什麼呢?「謂於實德,深忍樂欲」,對於這個真實的功德,你是深忍樂欲,深的能夠忍,忍就是住,愛樂,欲是你願意,願意領會,願意相契;以「心淨為性」,以心這個清淨為性。這是《成唯識論》的解釋。什麼叫做「信」?對於這個實的功德,你是「深忍」,住、安忍、安住;「樂欲」,歡喜,心裡有歡悅。

「心淨為性」,以心淨為它的性。「何言心淨」,什麼叫心淨?「以心勝故」,因為心很殊勝;「如水清珠」,有種珠子叫水清珠。這個珠子擱在水裡頭,很濁的水當時就清了;「能清濁水」,水清珠能把濁水當時澄清了。所以過去有時得的水不乾淨,你要有這個珠子,馬上一下子水就清了,髒東西都沉澱了。它能清濁水。

但「染法」就相反了,「染法」它各個都有它自己的相。唯有「不信」,這個染法,它有個特點,它「自相渾濁」。它渾濁,它自己就能產生渾濁;它不但自己增加渾濁,而且它還能夠渾濁其他的「心所」,對於其他的「心所」也使它渾雜。「如極穢物」,如極髒的東西,不但它本身髒,它自己髒,誰碰到它誰髒,「自穢穢他」。那也是,你把髒的臭的大便放到乾淨的帽子上,你帽子不就髒了,它使別的也髒!

「信正翻彼」,只有信才能把它翻過來。所以「信」和「不信」這個差別很大很大,大家要知道。在初時不覺得,都在一起,有人信,有人不信,當然都是一塊,沒什麼差別。但是,這個差別實際上是非常明顯,非常明顯哪。信是以淨為相,它是清淨。所以這個比方打得很好,不信像什麼?像髒東西,你毀壞你自己的心。它不光是對這個不信而已,使你其他東西都濁,所以這個很可怕。所以蓮池大師說:「今修淨土,主乎心淨。信為急務,明亦甚矣。」「明亦」是很明白,首先是要「信」。

《鼓音聲王陀羅尼經》,我們引過一次了,「安樂世界,所有佛法不可思議,神通現化種種方便不可思議,若能有信如是之事,當知是人不可思議」,所以能信的人,你本身就不可思議;「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」,你所得到好的業報也不可思議,不是你能想得到的。《要解》說:「唯有大智,方能諦信。」沒有大智慧,你不能信。

所以大家,不是說我別的怎麼樣,對於這個要能信,你自己不要有自卑感,好像還有其他方面不如人。你這一方面這個優點就很突出了,可以蓋過很多其他,或者某一門功課念得不好等等,那就蓋過去了。

《安樂集》對於《往生論注》,他立了三個心,「一者淳心,信心深厚也。二者一心,信心純一也。三者相續心,信心相續不雜。」有這個三心,「若不生者,無有是處」,沒有不生的。所以這「三心」都是從「信心」,一個就是很純,一個就是很深,一個就是相續,都是指的信心。

所以上面所看,這個「淨信」非常可貴。這在咱們經裡頭,在「淨信」兩個字上頭又加上個「一念」,「一念淨信」。這個我們就用禪宗《信心銘》的話來說,《信心銘》是講「信」,一念信心,剛才這個不二的信心,說:「信心不二,不二信心,言語道斷,非去來今。」所以「一念」的「淨信」跟這個「信心不二,不二信心」,在這個地方可以相通。要真說到這樣的信心的話,「言語道斷」,就「非去來今」,沒有過去、現在與未來。

這就是說,這一念。既然是「一念」,這一切都沒有差別了,一切都一如了,這樣的信心。所以這樣的信心之後,他念一句,一發了這個心,一發願就可以往生,所以說是清淨報土的真因。這個信心是清淨報土的真因。這是「一念淨信」,我們用禪宗「不二」、「非去來今」來說,這個就「言語道斷」,不是用言語再做解釋,能說得清楚的了。

「至心迴向.願生彼國」,「至心」就是至誠的心。善導大師在《四帖疏》裡頭(他注的是《觀經》),

〔錄音換帶,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:
他講這個至誠心,講得很好。他說「至」就是真,「誠」就是實,就是要一切眾生的身口意業,所修的。〕

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