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(之八)

底下還是蕅益大師的話:「法門深妙,破盡一切戲論」,這個淨土宗不是一個愚夫愚婦行的法,這個法門是極深極妙。「斬盡一切意見」,「破盡一切戲論」。一切戲論都破盡了,一切情見都給你斬盡(這意見),你有這些東西,你就不能很好的去信入。

從前佛學院講佛教史的一個方興,現在常常在雜誌上寫文章,他問我:「極樂世界的『有』,到底是什麼樣的『有』啊?」他說了兩種,我沒照他的兩種回答,我說:「是離四句的有。」這四句都是戲論:「有」是一句;「無」是一句;「也有、也無」是一句;「也沒有、也不是無」又是一句。這是離開四句的事情,所以,斬盡一切戲論、斬盡一切意見。

「唯有馬鳴、龍樹、智者、永明之流,(才能)徹底荷擔得去」。只有這種大人物、大宗匠才能承當。我們糊裡糊塗的認為只有愚夫愚婦去搞,還在輕視。這是什麼?這是顛倒見!把殊勝的看成輕,把輕的看成好,你自己正在顛倒見中。你自己正在顛倒見中,你還在那拿大頂,頭衝下、腳衝上,很辛苦啊。

這些人才能擔當。其餘世間的「世智辯聰,通儒」,儒家的通儒,這些「禪客,盡思度量」,盡他去思度的這個量,盡其量。「愈推愈遠」。他愈想、愈琢磨,愈想愈遠,愈不能明白。「反不若愚夫愚婦老實念佛者」,所以這就把這些通儒、禪客批評得很切合實際。他笑話那些愚夫愚婦,他反不如那些愚夫愚婦。所以印光大法師,現在很多人很尊敬,稱為我們近代的三大高僧之一。印光大法師讚歎這個《要解》,他說這是《阿彌陀經》最好的一部註解,釋迦牟尼佛自己親自動手來寫也不能超過,他就是這些意見。

第二是《無量壽經起信論》,問:「臨終你見佛,你是自佛,是他佛?」他這也很厲害了。他說,若是他佛的話,那是成了魔了;若是自佛的話,你自己想出來的。既然這樣,你怎麼能往生呢?這也是他設的問,也許有人這麼問過他。

彭紹升居士答得也很好,「自佛他佛,總成戲論」,你說自、說他都是戲論、都在這兒開玩笑。「人我兩忘」。你要修行的人,「人」跟「我」都忘了。所以《金剛經》的讚子:斷疑生信,絶相超宗,頓忘人我〔註一〕解真空。「人我」得把它忘掉才行,你老有個「人我」,你得兩忘,「人我」得兩忘才解真空。

自跟他不是二,不二,不異就是不二。《維摩詰經》, 不二法門,一切不二啊!你老在……,所以我們壞就壞在第六識,第六識就是分別識,種種分別。

「諸佛法身,湛然常寂」,但是彌陀以他的本願的緣故,所以跟我們修的人就感應道交。也就是「即自即他」,「自」就是「他」,「他」就是「自」,本來是一體的。我們的本心和彌陀的法身本來是一體的,現在就是我們自己所謂「情生就智隔」,一生情念,我們這些念都是情念,智慧就隔住了,就不能了達。

實際上,「無虛無實,唯一真如,周遍法界」。眾生就是由於業緣,就妄有分段、幻有分段生死。這個就是由於業力的關係,像在屋子底下搭了很多棚棚,看不見天日。你如果念得很誠懇,這一切的緣就清淨了,這個時候把那個棚棚拆掉了,豁然見天日了,你就可以往生。往生之後你證無生忍,發明自己的本心,這也就是本來你所有的。這是第二個議論。

第三是蓮池的《彌陀疏鈔》,這個事理;「著事而迷理」,淨土法門很多人是屬於這一類,執著這個事相,有極樂世界,有阿彌陀佛,有黃金為地,好極了,但是他不明白這個道理。這個就像什麼呢?像小孩子念四書、五經,他不懂,他就只是會背。有的人會背全部的四書、五經,不明白道理的人很多。你年紀很小,智慧沒有開,就只能讀文章,不瞭解意思。「所謂終日念佛,不知佛念者也」,你整天在念佛,你不知道是佛在念哪。噢,我們在念佛,正是佛在念我啊。這是一類。

另一類是「執理而遺事」,執著這個「理」。什麼東西都不能執著。「理」是好,但有人執著這個「理」,只承認這個「理」、執著這個「理」,把「事」丟掉了。就像一個窮人拿到了闊人家的賬本,什麼銀行有多少存款,什麼銀行有多少股東,什麼地方有多少股票。自己說:「我發財了!」賬本是人家的!哈哈哈……,數他人寶,你數別人的寶貝,跟你自己有什麼關係?這是什麼?雖然知道「即佛即心」,佛就是心,可是你的心現在絶不是佛。你的心都被這些塵染,剛才不是說,等於屋子搭了棚棚;拿鏡子做譬喻,我們的本性如鏡子明照,但是現在紅墨水、藍墨水、瀝青什麼都塗滿了,你自心的光明就顯不出來。我們看見的只是紅的、藍的,亂七八糟一大堆。就是說,「判然」你現在的心不是佛。所以「約理」,從「理」上說,就沒有可念。

再從「事」上說,「無可念中,吾固念之」。「無可念中」我就是念,所以有事、有理。雖然在「無可念中」,我還就是「念」。為什麼?「念」就是「無念」,又破你的情執。你說,只有「一切都無」,所以這個「無」字他就搞錯了,好像就說「無相」、「無念」、「無為」。很多人把這個「無」字就做成一個斷滅的「無」去理解,是個大錯誤。

「念」就是「無念」,要真是都沒有了,那就是「頑空」。再說的不好,是「斷滅見」。不是什麼都沒有了,「空有不二」。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,這兩個不是兩回事嘛,不相異。「有念」和「無念」,「有念」不異「無念」,「無念」不異「有念」,這不就是一樣的話嗎?這就「理事雙修」,又修了「事」,又修了「理」。

「即本智而求佛智」。所以一句用蕅益,一句用蓮池,也可以作個對子,蕅益是「從事持達理持」,蓮池這是「即本智而佛智」,是一樣的,這就叫做「大智」。

蓮池大師再說,「然著事而念能相繼」,執著這個事相,可是你念佛的這個念頭能夠相繼、能夠相續;「不虛入品之功」,你還可以得到往生,得到入到品位的功勞;「執理而心實未明」,有的人就覺得我信了禪宗,我很高,執著這個「理」而廢行這些「事」,看不起這些「事」;「反受落空之禍」。這幾句話好!大家每個人都要很好的去衡量衡量自己。你並沒有真正的開悟,你就反而看不起念佛、看不起這一些,你就受到一個什麼?落空的禍。那個還有入品之功,你這就是落空之禍。底下他又說,「假使騁馳狂慧」,沒有開悟,「而輕談淨土,蔑視往生,為害非細」,這個害不輕。

這個就是把上品的往生介紹了,而且把自佛、他佛,理和事做了一些討論。所以這重禪輕淨;現在有的人只是重視淨土,談一點禪都不許,好像你就是背叛了我的淨土宗了,這個也過了。一部佛法沒有不好的,你只要能把一切好的都吸收來,都是好事。總之,不要腳踩兩隻船,那是決定不行。什麼法門都是一樣,兼修都是好的,但是你這腳踩兩隻船,那是一定要掉到水裡頭去的。兼修和腳踩兩隻船怎麼分別?也不是一句話、兩句話說得清楚的。

底下我們談「中輩往生」。上輩談過了,中輩。

【其中輩者.雖不能行作沙門.大修功德.當發無上菩提之心。一向專念.阿彌陀佛。隨己修行.諸善功德.奉持齋戒。起立塔像.飯食沙門.懸繒然燈.散華燒香.以此廻向.願生彼國。】

「中輩」,剛才說「作沙門」、「不作沙門」,這兩部經不一樣。所以這裡就不要執著,我們要「心出家」。《觀經》就說,中輩的是出家人,咱們這兒說中輩的就不作沙門了,上輩的是。《觀經》上輩沒有說是「出家人」,她們聽經的都是上輩往生,那是國王夫人、都是宮女,沒有出家人。所以這個地方也不要執著,我們說的是「心出家」,不是這個形式,穿上什麼衣服就算了。現在有些出家人整個是在家,比這個在家的一點不少煩惱。你不能心出家、不能大修功德,也要「發無上菩提之心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」。中輩也是如此,下輩也是如此。

「隨己修行.諸善功德」。就是量力,量自己的力來修行,做種種功德。「奉持齋戒」,「戒」,你受什麼戒就好好持戒。所以有很多人,有的貪功德,說別人都受了菩薩戒,我沒有受,我也要受受戒。這個就是很冒險。這個戒是不受則已,你受了之後,破戒的罪是大極了。所以都要很務實,好好的,你是什麼身份就受什麼戒。蕅益大師的比丘戒就退了,說我持不了比丘戒,退為沙彌戒。現在人家都說是大德,沒有說蕅益怎麼那麼沒出息啊?他是認真的,他不是貪圖這麼個虛名。我持不了,我退嘛,我把這個沙彌戒持好就是。你看很多經上寫「沙彌智旭」,那就是他執持沙彌戒的時候。

中輩者,隨己做功德,要奉持齋、奉持戒。「齋」是什麼?「八關齋」,「齋」就是過午不食。八關齋戒修一天也可以,今天我受的只是一天,這一天我不要坐臥廣床大被,不要去擦化妝品,也不要看電視,這些音樂什麼都不行。這一天「八關齋戒」功德很大的,這是「齋」。「戒」,居士就是五戒、菩薩戒;和尚是比丘戒、菩薩戒。

「起立塔像」,「塔」是供舍利的,「像」是造佛像。造像的開始,就是佛登天為母親說法,國王思念佛,就用栴檀木做了佛的像。這是咱們地球上有佛像的開始。等佛從天上下來的時候,這個木頭佛也出來接佛。這尊木頭佛,大家知道不知道?到了北京,在北海附近有個栴檀寺街,那就有個栴檀寺。栴檀寺供的這個像就是當年這尊栴檀像,到了中國來,後來起火燒了,在清朝的時候。這個像的畫像還有,故宮裡頭有,印出來過,很莊嚴。這是像的開始,你要造塔造像。

「飯食沙門」,供養出家人。《會疏》說,「經云:正令得滿四天下寶」,你得了多少寶貝,滿四天下,你把一個太陽系所有一切地方的寶都得到了,充滿了四天下的寶貝都得到了,你不如請一個清淨的出家人吃飯。這個「清淨」首先是戒要清淨。你看「齋僧」的功德多大。可是要清淨的沙門,不光是身出家,也要心出家。

「懸繒然燈」。「繒」是佛前的幡;點燈。「散花」。印度花很多,就把這個花,果木園的鮮花,他們拿這個花散在佛的身上做一種供養。「燒香」,這我們都知道。這個「花」跟「香」很特別。一個是花,佛歡喜,鬼神討厭。所以現在大家都是親近很多氣功師,實際是親近了很多鬼神。這個鬼神跟佛法是完全不相應的事情,大家要知道。譬如這個花來說,鬼神討厭。他對於花,他看作跟大便那麼討厭。

香也是如此,你點香佛歡喜,但是魔就跑了。所以他這個是「外」,「外」之中還有魔,「魔外」,有許多。這個還是要有所分別。那徹底來說,那都是佛。但是,平等之中有差別,差別之中有平等,不能單指一樣。那麼剛才說這一些,是從差別方面說的。

下面舉了例,「中輩」的做這些功德,「以此迴向」,就拿這些功德來迴向,迴向到哪裡呢?就把功德迴向到願生極樂世界。所以我們要求往生的人,就要把自己所作的一切功德來迴向,集中到求生極樂世界。

曾經有一個人跟我老師說,他念準提咒。老師問他:「你為什麼要念準提咒?」他說:「我想當國務總理。」他真念了,真當了國務總理。但是我們替他很可惜,你就求這個太可惜了。所以就是你念、你做功德,你的目的是什麼?最重要是要求生。所以慈照宗主他勸人發願有幾個偈子,「持戒無信願,不得生淨土」,你持戒沒有信、沒有願,不能往生;「唯得人天福」,所得的只是人天之福,福盡還得受輪迴;「發願持戒力」,你又發願又持戒;「迴向生樂國」,拿這個來迴向;「如是各行持,千中不失一」,這樣的行持,一千個人一個也不會丟掉,決定如願。所以就是要發願。

《會疏》也說:行了諸善要迴向,就成為往生極樂世界的因。你不迴向,那就是給你增加一些福報。像那一個,他去做這些事,他求當國務總理,他短期當了一下,那是軍閥混戰的時期,當了一下國務總理。所以迴向、發願不可少。

註一:〈金剛讚〉:「斷疑生信,絕相超宗,頓忘人法解真空。般若味重重,四句融通,福德歎無窮。」

上一頁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