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(之九)

【其人臨終.阿彌陀佛化現其身.光明相好.具如眞佛。與諸大衆前後圍繞現其人前。攝受導引.卽隨化佛往生其國。住不退轉。無上菩提。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。】

底下經文,「其人臨終.阿彌陀佛化現其身.光明相好.具如真佛」。這個來迎接的阿彌陀佛,就化現他的身,這樣的一個化佛。這個化佛的光明相好跟真佛是一模一樣,但是你看不出來,但是來的是阿彌陀佛的化現。

《圓中鈔》的解釋,《圓中鈔》是我們《阿彌陀經》的第三部註解,《疏鈔》、《要解》,第三部就是《圓中鈔》,幽溪大師的。他說「真佛」是說的什麼?是說阿彌陀佛的應身,這個化身就是從應身再變化出來的,這是他的解釋。《會疏》是日本人的著作,他的解釋不同一點,這兩個都可以並存,這沒有矛盾。他說《觀經》裡頭「上輩往生」的,都是說的阿彌陀佛和多少化佛來接,所以他認為「真佛」就是指著上輩往生所見的佛,從這個佛再化現的就是化佛了。那麼這個沒有關係,法身、報身、應身、化身,這是名字上的差別,都是一體的,即化、即法、即報。

這個裡頭和《觀經》稍微有一點出入。《觀經》中品的沒有說發菩提心,而我們這裡頭特別講了要發菩提心。再有《往生論》,「二乘種不生」,那就跟我們這個一致了。不「發菩提心」就是二乘種性,那不能生。這個事情怎麼圓融呢?這個《淨影》,隋朝的慧遠大師,《淨影疏》是註疏得最早的了,所以中國和日本的許多各家的註解都是遵《淨影》,他有個解釋,他就專為答覆這個問題。

《觀經》說小乘可以往生,天親的《往生論》說「二乘不得生」,怎麼回事?他就回答了,說「二乘不得生者」,是從咱們這個國家走的時候的情形說的。修小乘的眾生,一直是修小乘,在他臨終的時候要發起大心來,就能夠往生了。如果是用「小心」,「小心」是什麼?就是只想到自己,我要往生,我得好處。實際上我們大家念的這個偈子,「盡此一報身,同生極樂國」,大乘心。我這一報身完了之後,願意和大家一起,所有的人一報身盡了,都同生極樂國,是這麼迴向的,這是大乘心。如果你只是想自己得到好處,而到臨終已經證實了,要這樣的話,這個人確實利他的心很弱。一種就是說你應該慶幸,我自己得到好處,願意別人也得到好處,而且是真實的。要發起利他的心,所以這個時候很自然會發起大乘的心來。如果這時候還發不出來,就往生不了,說老實話。

所以「女人不得生」在阿彌陀佛的「願」裡面說得很詳細。她厭離之後,她往生的時候,她就先見自己轉為男身,轉了男身之後才往生,在這個世界就轉了。在這個世界臨去的時候說的,你要是女人不得生,你要是二乘不得生。

「若用小心求生彼國,無得去理」,你只想自私自利,只為個人求解脫、得好處,沒有能生之理。我常常說,我願意念佛,今生保佑我消災免難,遇難呈祥,一切都好,死了之後還要跑到好地方,就是為個人打算,這個不能,往生不了,要利他的心才可以,才能跟彌陀的願相應。所以這個法,我們這個就是為一切眾生,和這個為自己的這個事情……,當然小乘還是好的,我們現在不是說是……,但是就是說,你能夠真正的知苦、斷集、入滅、修道,還是可以證阿羅漢。從大乘觀點上說,這是焦芽敗種,他發不起大乘心來。所以這樣,天親就說了「二乘種不得生」。

底下他又問:如果去的時候用大心,怎麼到那之後他得小果、得聲聞呢?《淨影》他又解釋,因為他在咱們這個地球上所學習的都是小乘的內容,所以去了之後先證小乘果,這個很自然。那就把這個問題,他就說了。

【其下輩者.假使不能作諸功德.當發無上菩提之心。一向專念.阿彌陀佛。歡喜信樂.不生疑惑。以至誠心.願生其國。此人臨終.夢見彼佛.亦得往生。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。】

底下是「下輩」。下輩就「不能作諸功德」,更忙了,種種,這個因緣更差一點了,但還是要「發無上菩提之心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」。所以這個發菩提心是非常非常重要。你不管修什麼,你不發菩提心,在大乘法中是無法相應。

這樣的話,「歡喜信樂」,知道這個法門,他非常歡喜、非常相信,他樂,願意去。「不生疑惑」,所以這個很重要,你聽了之後能信,要不疑啊。所以《金剛經頌》,第一句話就是「斷疑生信」,你想瞭解這個「般若」,第一是要斷疑,才生信;「絶相超宗」,才離開這些相,超出一切宗;「頓忘人我解真空」,你才能解真空;「般若味重重」,他就歡喜無疑,沒有疑惑。這個很重要,他又發菩提心,又念。這個人臨終夢見彼佛也能夠往生,不過功德智慧比中輩差了。也是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也是念、也是歡喜,從來不懷疑。

「不懷疑」應該包括兩個方面,一個是懷疑極樂世界有沒有?阿彌陀佛有沒有?這個念佛能不能往生?這種懷疑是一方面。還有人這些都不懷疑了,懷疑自己。我這個根器能行嗎?我這麼念,行嗎?這也是疑,要把這些都去掉。所以不疑那一頭,疑這一頭,疑自己這一頭,這都很可能最多生到邊地,九品是不行了。

「夢見彼佛」,也能往生。這個「夢見」有兩個解釋,這兩個解釋都通。一個是日本人的解釋,望西是日本人,修一個樓衝著西邊,叫做望西樓,他自己就自稱為「望西」。他說「先是夢見」,臨終還是親眼見佛。而他引了《漢譯》的經文,《漢譯》裡頭「三輩」都有夢見之說,在他修行的時候夢見過阿彌陀佛,但是臨終的時候還真是親眼見著阿彌陀佛,這是望西的解釋。他的論點有三個:

第一個是彼佛有臨終接引之願,所以對於下輩也要來接引,這是一個論點。他要是不來接,他這個願就不合了。

第二個,《觀經》裡頭所說的下品還都是惡人,惡人佛還來接呢。這個地方,我們是善人,咱們不都是善人嗎?你看,還做種種功德,一點疑惑心沒有,這樣比他那個還水平高,佛還不來接嗎?這是第二個論點。

他第三個論點就是根據漢、吳兩譯也都是如此,上品、中品都有夢佛之說,後來佛來接。他這個說法,這是通的。

另一說,也是日本人的著作,《會疏》。所以《無量壽經》的註解日本多少種。我們中國有單行本的就只有《淨影疏》這一本。這一點我們是貧乏,現在咱們急起直追呀,《無量壽經》。他的說法,他說是,像《觀經》的下下品,看見地獄中火在那燒,馬上自己就要進油鍋了,這個時候緊張;他說,在這種情況之下沒有佛來接,他怎麼能夠有十念?就是佛來加持他,才能夠有這十念。但是,雖然佛來接了,因為他正在緊張,他恍恍惚惚,好像在夢中一樣。這個解釋也很近情理。如果不然的話,他怎麼能夠念,在這種情況之下?

所以這個地方的「臨終夢見彼佛」就兩個解釋了:一個就是說,他是以前夢見,這個時候佛還是來了、還是看見了;再一個解釋就是說,真是佛來接了,他才能念,可是他在緊張什麼的,這一切好像就不是那麼明徹,就好像似夢,似是夢中。所以,這個都是靠佛來接引,本人能見不能見,那就是……,佛是來接了,這個本人不見得……。

所以有時候,同一的一個情形,有的人能看見,有的人不能看見。比方現在這個梵音洞,就有的人能看得很清楚,有的人看不清楚。常來旁聽的一位,他和一個黨員一起去出差。到了普陀山,他是看見像就磕頭,他是佛教徒;那個是個黨員,一律不磕頭,而且是個年輕人。到了梵音洞,他恍恍惚惚看到個白衣觀音,他正在看的時候,旁邊那個共產黨員趴地上磕頭了。他說:「你看見什麼?」「我看見白衣觀音了。」他真看見了,就是同一個地方,各人根器不一樣。

所以在臨終的時候佛來迎,你看見得清楚不清楚,種種;就是現生的時候、平常的時候都有這種情況。那個人看得很清楚,他磕頭了,這個很自然嘛,你想一個共產黨員,他要不是真看見,他會磕頭啊?他也用不著用這種話來粉飾他自己。要是個氣功師,你可以懷疑他,他自己來誇耀自己;這一個黨員,一路不磕頭,這時候磕頭了。也就是,我們說明這個恍惚,就是今生有的人還恍惚,所以臨終恍惚很自然。

所以這個臨終接引,我們這個經在講,《阿彌陀經》也講,還有《稱揚諸佛功德經》:「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,……命欲終時,一心信樂,念不忘捨,阿彌陀佛將諸眾僧,住其人前」,你看,他只要聞名信樂,阿彌陀佛就住在你前面;「魔終不能毀壞斯等正覺之心」,這個時候魔不能干擾你。

所以有人就說,我臨終見佛來接,是佛來還是魔來?你不要擔心,這個時候魔不能來。《鼓音王經》又說了:「若有四眾,能正受持彼佛名號」,能好好念佛;「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即與大眾,往此人所,令其得見」,這是佛來接,讓你看見了。所以能看見,並不是普通事。你看,這個人老修行,他還沒看見,而那個人根器好,他看見了。所以就是說,到這個時候,佛的加被讓都看見。

底下又做一個討論,佛嘛,「如來者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」,那為什麼我們這兒講佛現其前呢?佛來接呢?不就有來有去了嗎?現在我們就把蓮池、幽溪、蕅益這三位大德,一個是《疏鈔》,一個是《要解》,一個是《圓中鈔》,他們的議論我們介紹一下。

蓮池大師說,古德說佛是沒有去來的,無所來、無所去,怎麼說佛現在其前呢?答:「感應道交。」因為我們和佛之間彼此有感有應,這個感應,能感、能應,這個道就相交,就交通,就「不妨不來而來,無見而見」,佛雖然不要起個心,安排一些交通自己跑來,不用這種來,可是來了;「無見而見」,見的人也無見,也沒有要見之心,而自然就看見了。

所以永明大師說:「知幻非實,則心佛兩忘。」知道一切都是幻相,所以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「心」跟「佛」就都忘了。但是,並不是沒有幻相。「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。不是說諸相根本就沒有,你看見這些相而不著這些相就是「諸相非相」。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現這些相是虛妄,現這些相(所以說,還是先見了這個相),而你非相,而不存這個相的這種知見,則見如來。

所以,「不無幻相,則不壞心佛」。你知道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你心、佛都空了;但是你不妨不見而見,這個時候我們心、佛也沒有壞,所以這「事理雙融」。

蓮池又說:「法身真佛,本無生滅。」法身的佛,沒有叫做什麼生,無生,無生就無滅。《心經》,都不垢不淨嘛,沒有這一切,沒有生,沒有滅,沒有這一切。「從真起化」。法身佛是沒有生滅,「真」就是法身,從法身化現,化現出報身,報身再化現出應身、應化身來「接引迷根」。

這就是佛大慈大悲,從體上起用,要有體、有用。佛還是要救度眾生,他有他的妙用。這個是佛的本願功德,令有緣的眾生,你專心去想佛念佛,就能夠在自心中見到佛來迎。你知道你見著佛,佛就在你自心之中。你知道你自心有多大呀?你自心遍虛空,十方的佛都在你自心裡面,沒有一個佛不在你自心裡面,你雖然不見,還是在你自心裡面。因為你專心想這個佛,你感應道交,你就見到你自心本有這個佛了,不是佛另外派一個化身來迎接你。眾生見有去、有來,如鏡中之形。鏡中之形,它那個形是什麼?鏡中之形是有沒有?是真有。鏡子裡面有沒有?這個比方很好。鏡子照,裡頭有個我,這個形宛然,鏡子裡有我沒有我?鏡子裡哪有我啊?我在這兒,鏡子在那兒。鏡子中沒有我,它現出我來了。

所以我們要明白,我們學佛,這佛是無盡藏,這是深入的事情。要通達這些道理之後,將來品位很高,也真能夠自利利他,能夠和這一切人談、交,我們可以弘法利生,你才能夠使得人真正「折伏信受」,這是佛法的殊勝、高明。

所以,就是鏡子裡頭的那個我,「不有、不無」。它有嗎?你把鏡子砸了,也砸不出個黃念祖來,沒有。沒有,怎麼現出我來?不是沒有。所以「有」跟「沒有」都對,「有」和「沒有」都不對,言語就不行了。所以為什麼說「言語道斷」?這個言語就不夠用了,就這麼一個事情就是不夠用了。

所以經中說,「應以佛身得度者,即現佛身而為說法」,也是這個意思。「水清則月現」,大家到北海去,水一清,水裡就看見月亮了。月亮也不要跑到水裡頭來,水也不要跑到月亮那去,然而月亮現出來了。所以在我們心中現出佛也是如此,感應道交,這是一個解釋。

上一頁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