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(之十)

底下《圓中鈔》就說,見佛要論感應。你平常是參禪的,或者修空觀的,假定你所見的,這就是魔境。因為你修的是空,你突然現出相來了,跟你所修的不相應。或者,是你功用很明顯,你自己的心佛自現也可能,也須要觀空。所以這個就是跟你修持有關,你是哪個法門。你是從空門入,一種是現相就是魔,魔來找;一種就正是自心,你也要觀空,不生動搖。現在是念佛求生極樂,臨終見佛,這是一種好的感應,感應道交,法爾如是。這是第二個,《圓中鈔》的說法。

這個《要解》的說法:十萬億佛土都沒有在我們一念心之外,而且我們又靠自心的佛力來接引。你看,不在我們心外,不光是「自」,而且自心中有佛,佛又來接引我,這都是超乎情見的思想,而這是符合實際的。怎麼能不往生呢?所以「自他」,自力還有他力,他力還有自力。

鏡子可以照多少層的樓台、山水,一層一次;不須要時間,先照到近處,然後照到窗戶外頭丁香樹,然後照到那個松樹,然後照到大殿;一下,同時都出來了,沒有先後。所以這樣來看,十萬億佛土也是如此,就在這兒;一個鏡子,它沒有遠近。

「其土有佛,號阿彌陀,今現在說法」,也是如此。咱們臨命終時,彌陀來接引我們也是如此,這個就是蕅益大師的說法。所以這些說法跟禪宗就相通了,「自他不二」而「自他宛然」哪。光是「自他不二」,都「不二」就無差別了,然而「自他」又「宛然」,有自、有他。「生佛不二」、「生佛宛然」,眾生就是佛,佛就是眾生,這是「不二」;然而,咱們是眾生,佛是成佛的佛,「生」跟「佛」還是宛然,宛然不同。不同,本體是一樣;本體是一樣,形象和作用又不同。哈哈哈哈……所以來迎的佛就是自心的佛,所以「自他不二」,佛也不來,人也不去;而宛然現出,有佛來迎,有自己往生,這叫「事理圓融」,事和理都在圓融。

所以「事理無礙」,這大乘法門,有事、有理。執著事,不知理,體會得很淺;只知道理,廢了事,反而落空之禍。所以既要瞭解事,又須要瞭解理。

〈三輩往生〉本文介紹過了,還做了不少的討論。底下這一段是一個特殊的,可以說是殊勝之處。

【若有衆生住大乘者.以清淨心.向無量壽。乃至十念.願生其國。聞甚深法.卽生信解。乃至獲得一念淨心.發一念心念於彼佛。此人臨命終時.如在夢中。見阿彌陀佛。定生彼國.得不退轉.無上菩提。】 

「若有眾生住大乘者」,這個下輩之後,這一段在《魏譯》本裡頭是分成兩截,一開頭前頭有一段,最後的下輩裡頭有一段。所以古人對這已經懷疑,這樣的水平怎麼擱在下輩裡頭呢?《唐譯》就成為完整的一段。所以蕅益大師他認為《唐譯》比《魏譯》好。夏老師就是按著《唐譯》把這兩段集中,所以下面這段經文主要是《唐譯》。

「若有眾生住大乘者」。大乘法,非小乘,大者所乘,就是普利一切眾生,皆得究竟成佛。而且住於大乘,安住於大乘,這是什麼水平?這個就比「發菩提心」還要高。「發菩提心」是你初發這個心,要增長,慢慢之後才能說住於大乘。

「住大乘者.以清淨心.向無量壽」這一大段,「十念」,「乃至獲得一念淨心.發一念心念於彼佛」都「定生彼國」。「一念淨心」,「一念」的心念於彼佛都得往生。這個夏老師把它集中了,這是一個大功德。

慈舟老法師是華北三大高僧之一。現在在台灣、在國外好多是慈老的弟子,他們來信要慈老作的科判。慈老為這部經作了個科判,他這個科判,他也是獨出,他的心光的流露,他提出一個「一心三輩」。

「一心」是「一心不亂」這兩個字,這裡又有一個「三輩」,這是古人所沒有的。後頭這一段話就不屬於前頭,而這個裡頭也包括很廣。所以一個大德就這樣,他提出這四個字,這裡有很殊勝的內容。他這「一心」,可以說是別具一格,在淨土宗別具一格,這裡頭也有三輩,這是過去淨土宗,前所未有的這種說法。我又根據慈老這個科判,對於這段經文,因為古人沒有作過註解,古人作註解的是《魏譯》本,日本人、中國人作的都是《魏譯》本。《唐譯》沒人作註解,所以這個註解,就我第一次來解釋。

我們現在就把這一段,初句的,「若有眾生住大乘者」,《報恩論》說這一段講「十念往生」,「一念」也往生。《報恩論》是沈善登對於《無量壽經》做了很多的工作,他說這個是專指著住大乘的人來說的。既然住於大乘,大家要知道,這就不是凡流了。他就舉例,指什麼人呢?他說在「禪宗得破參」,真正的開悟了。他說「破參」是禪宗真正的開悟的「破初關」。不過現在這個「破關」大家的解釋不同了,一般解釋得太淺了。這種解釋比較深,「破參」只是「破初關」,那現在就是真正的開悟了,但是只是「破初關」。

「及讀一切大乘經典,得解悟者皆是」,大開圓解了。讀大乘經典可以忽然間一下子的感應道交,大開圓解。這也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。不是這樣一點點看、一點點懂,又多讀,增加一點、增加一點,不是這個境界;豁然開朗,大開圓解,所以修持要到這一步就是「宗通」了。

所以我們說法的人,你要只是按經典講,按很多註解講叫「說通」,「說通」不可貴,你要「宗通」。有的「宗通」之後,他沒有研究這些教理,他有時候也很困難。所以「宗說俱通」是最好,有人稱讚這是「宗說俱通」的大德,那就非常難得。這裡頭得「解悟」,這種人是住大乘者。這些人他不是專修淨土,例如誰呢?例如,智者大師、永明大師之類。這話很好,不過他舉永明,舉的這個例子舉的不大好。永明可是念佛念得不少,他晝夜彌陀十萬聲啊,永明,一天念十萬聲佛號。

不過意思很清楚了。「住大乘者」,這個就是禪宗的「破參」,教下的「大開圓解」這種人物,他才能住於大乘。「以清淨心向無量壽」,「清淨」兩個字是非常重要,沒有這些污染、雜垢、懷疑;「向無量壽」,他是無疑、無垢、無染,很純潔的這個心,崇向無量壽、迴向無量壽。這樣的念,「乃至十念」,哪怕他只是「十念」,也就是下至「十念」,這是第一種,所謂「十念法門」;「願生其國」,這是一個類型。這樣的可以生,十念。

底下,「乃至獲得一念淨心.發一念心念於彼佛」,都得往生。這個十念,我們還比較熟悉,因為前頭第十八願,「十念必生」。而這個底下,他如果達到一心,一念的淨心、一念的淨信,只要念一句就行了。

所以,這個底下我們要作個解釋,要研究一下了。這個說的是「一念淨心」,「發一念心」;「發一念心」這是「一心」,「一念淨心」這是「一念」,「一念」和「一心」是不是一回事?「一念」和「一心」是一回事。

《教行信證》裡頭講,「一念」是什麼?是「信心無二」。這個「信」裡頭沒有「二」,這樣的心。因為一有二,二就是矛盾,就對立了,「無二」。「無二」嘛,所以就是一念了,沒有二了,不一嗎?這個一念就叫做一心,就是無二的信心,這就是「一心」。

這「一心」是什麼呢?「一心」就是清淨的報土 (報佛的實報莊嚴土)的真因。咱們現在生生到「凡聖同居土」,這是四土中最低的土。去了之後還是凡夫,但是凡夫他就可以不退,所以這是最大的恩德了。這個地方,他說是,你如果達到一心、一念,你就是清淨報土的真因。所以,「以清淨心向無量壽」,因跟果是一致的;「因」也清淨,所以「果」就清淨了。所以這麼看來,這個「信心無二」的心就是「一心」,也就是「一念」,而這個就是清淨報土真實的「因」。也就是說,往生者你是登了實報莊嚴土,你證的是報身佛,而且分證常寂光、分證法身。

《信心銘》裡頭最後的四句話,這是禪宗的祖師,「信心不二,不二信心」,就跟我們這一致。最後的四句講了很多,他說:「信心不二,不二信心。言語道斷,非去來今。」到了不二的信心的時候,你言語之道就斷了,說不清楚了、說不明白了;離開了「去來今」,時間就沒有差別了,「三際一如」。

所謂「三際一如」,過去是一際,現在是一際,未來是一際。「三際一如」,過去、未來、現在就是一樣的事情。現在科學家都懂得這個道理,愛因斯坦他們懂得這個道理,「時間、空間、物質」是人類的錯覺。從前很多東西不好講的,你說「色即是空」,這桌子空不空哪?現在就告訴你,你去找愛因斯坦去,他就告訴你:「這是你的錯覺」,既然是錯覺,本來沒有。你這是人類,你現在那是,我們佛教講,因為有妄想,妄想跟錯覺不正好很相當。「妄」跟「錯」,「覺」跟「想」,差不多的東西。他們究竟還是淺,不過已經體會到這個地方了。

所以「信心」,「言語道斷」,我們語言是不夠用的。沒有「去來今」,時間、空間,這一切物質都是眾生的錯覺;「非去來今」,就離開了錯覺了。這個《信心銘》的話,也就表示「不二」的信心是不可思議。

「不二」的信心不可思議,所以這兒說「一念淨信.隨願皆生」。這個「一念淨信.隨願皆生」在前頭就提過了。前頭提的是「一念淨信」,現在我們這兒是「發一念心念於彼佛」。因為他是一個「不二」的心,「一念」的時候就是「所行」成就了。這個「一念」,達到這個「一念」的時候,就有伏惑的能力。

咱們不是有惑嗎?惑是三惑,「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」,就連無明惑也能夠伏。有「伏惑」的這個功能,所以臨終正念就顯現。他有「伏惑」,把這個「惑」不是給你除斷,伏住,就一定往生淨土。所以,達到「一心」,有「一念」的淨信,就是「不二」的信心,就可以突破這些時間的障礙,有伏惑之功。要這樣來念,往生淨土是必然的。

上一頁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