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薩修持第三十 (之四)

【無相無爲.無縛無脫.無諸分別.遠離顚倒】

淨影說:「諸法悉空,名為無相。」上次不說過「無相」與「空」就跟「眼」跟「目」兩個字一樣嘛?「眼」跟「目」寫出來不一樣,意思是一回事;「無相」跟「空」寫出來不是一個字,意思是一樣。因為「諸法是空」,所以叫做「無相」,「無相無為」。這「涅槃」就是叫做「無相」,這個「無相」說了十個,沒有色相、聲相、香相、味相、觸相、生、住、壞、男、女的相都沒有,所以稱為「無相」。

「無為」,沒有因緣造作,所以就無為。不是靠了一些條件,一些有計劃的在那安排,在那造作,所以稱為無為。「無為」也通於「無作」,過去解釋過了。所以「無為」、「無作」過去解釋過了,我們這裡就不多說了。

「無縛無脫」,沒有誰捆住你,也沒有什麼叫「解脫」。所以祖師……,有人說:「我業障很深,我希望得到解脫。」祖師說:「誰捆你了?」聽話的人當時就悟了。

「無縛無脫」,世間以無明煩惱叫做「縛」,你斷「縛」顯了真叫做「脫」。但不知道「無明」跟「法性」是一體。「無明實性即佛性」〔註一〕,所以「無明」跟「法性」本來是一體。法性就像水,無明像冰;水就無礙,到哪都能適應;冰就有礙,到哪都不適應。冰跟水不是一個相,可是它本體都是氫二氧,沒有兩樣東西。無明這個冰全體就是法性的水,所以說無明跟法性沒有分別。

既然冰跟水是一樣,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叫做「縛」、什麼叫做「脫」。這就把剛才那個「無相無為.無縛無脫」,我們這解釋了。

「無諸分別」,沒有種種分別就是不二,不二就是「如」,《維摩詰經》說「不二法門」。分別,「唯以妄想執著」,這個妄想執著就是從你自生分別;妄想就是分別,你著在上頭就是執著了,就不能證得了。法界本來的實際的理體,它的本體,它是不二的。所以《維摩詰經》說「不二法門」,是平等的,它沒有差別的,所以叫做「如」。「如」的意思就是這樣。

「諸法皆如」,一切都「如」,所以稱為「如如」。根據《大乘義章》的話,《大乘義章》是這麼說的,「彼此皆如,故曰如如」,你也如,我也如,他也如,都如,所以就稱為「如如」;「如非虛妄」,「如」,我們說是實際的本體,不是虛妄,所以就稱之為真如,是真諦。這都是名相,總之是表真實平等,非虛妄之法。

《文殊般若經》說:「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,不生驚怖,亦不疑惑。如是忍者,速得阿耨菩提。」這是簡稱,就是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你如果能夠相信一切法都是佛法,《金剛經》就有這話,「一切法皆是佛法」,這都跟這個「一切皆成佛」、「一切事究竟堅固」,這都是一脈相傳的。所以你聽了這個法,你不生驚怖,你不害怕,也不懷疑,你能夠如是、能夠堅持的,你很快成佛呀。這就是文殊給大家授記了,如果你聽到一切法皆是佛法。

《大寶積經》說:「(乃至)諸法本性與佛性等,是故諸法皆是佛法。」就是一切法,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相等,所以諸法就是佛法。他也給這個做個解釋,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相等。就好像冰,有各種各樣的冰,但是冰的本性都跟水一樣。冰,你可以現在到哈爾濱,把那個冰做成千奇百樣,也有的很怕人,也有的很好看,做那個老虎,跟老虎一樣就很怕人;有的很漂亮,千奇百狀。但它實際它就是氫二氧,所以說「一如」;「一如」,然而又千奇百樣,就是這樣。

所以如果能夠相信「一切法皆是佛法」,就少了好些分別、鬥爭、區別、愛憎、取捨。所以我們愛憎、取捨就是毛病。「遠離顛倒」,所以這樣的話,沒有分別就遠離了顛倒。

【於所受用.皆無攝取。徧遊佛刹.無愛無厭。亦無希求不希求想。亦無彼我違怨之想。】

「於所受用.皆無攝取。徧遊佛剎.無愛無厭」。上面講說法,這就講「遊」,可以到各個佛剎去。極樂世界〔的菩薩〕徧遊十方佛國去供養、去聽法。他知道一切皆無,他沒有顛倒,他對於極樂世界的受用,他在他方世界所得的受用,他就沒有叫攝取,他不想要什麼了;徧遊十方的佛剎,他也「無愛無厭」,沒有所喜愛和討厭。

所以有一天我跟人說,我說,你不要把咱們這個求往生的願,「欣仰極樂,厭離娑婆」,這個「厭」當作討厭講。你要當作討厭講就錯了,不是討厭。所以我們往生之後,剛才不是說了嗎,還有很多人擐大甲冑,還要來嘛;還要來嘛,還要永久的來,是不是?不是討厭,「這個地方我真討厭,我再也不來了!」不是這種情緒。

這個「厭離」就是說,我們沒有留戀,對於娑婆世界沒有一件什麼事情我們捨不得,還是這個音樂太好了,跳舞太好了,或者是燒鴨子好吃了,這些事情我們很想,還想再吃一點,還要再享受一點,這就叫留戀。留戀,你留戀娑婆,你就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了。但不是討厭,對於它起了一種討厭心,我再也不來了,那就不對了。這都「遍」,平等嘛,平等普度,娑婆世界正是在於要平等普度。而且對你都很有緣哪,我們要知道,我們所接近的這些人,不管是有好、有壞都是緣,都結了很深的緣哪。這些有緣的眾生你不度,度誰呀?

「亦無希求不希求想」。《金剛三昧經》:「入道多途,要不出二種。」入道有多種路,但是重要的不出兩種:一種是「理入」,一種是「行入」。一種從本體,理,來入這個道的門,一種是從實行入。

「行入」有四,其中第三為「無所求行」。「世人長迷」,世人就是迷;「處處貪求」,我要求這、要求那,求利養,求名聞。有的人只知道我要「求利」這是不好,不知道「求名聞」,願意人家恭敬,願意人家都知道我,這跟那個求利、求黃金美鈔是一樣的事情,一點也不高。所以「名聞利養」我們要警惕,這個「名聞」還在「利養」的上頭。所以,不貪財是不錯了,但是你還在求名聞,你跟那個貪財的人沒有多少分別,所以這個「長迷」,他貪求,這叫做求。

「智者悟真」,悟到了真諦,他就「安心無為」,他住於這個「一切法本來無所有」,本來寂滅。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,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,他在這個地方「安心」,他那是真正的安哪!我們就沒有法子來形容這種安,那超過一切世間了。他就「無所為」,他還「為」什麼?佛的功德智慧都具足了,還「為」什麼?「無所為」呀。「萬有皆空,無所希求」,真正的無求,這個叫做「無所求行」,這是《金剛三昧經》裡頭的。

所以我們這的「無希求想」,對於一切佛剎「無愛無厭」,也沒有愛,也沒有討厭,也沒有希求想;「無希求想」就是這「無所求行」。可是還有「無不希求想」,就是對於「不希求」也沒有。這個「一法不立」才是真正的「無求」。

「無希求」是無為,「無不希求」是不住無為。所以禪宗的話,「有佛處不得住」,有佛的地方你不能在那待著;那麼無佛處怎麼辦?「無佛處急走過」。所以禪宗,它就不給你留一點點的叫你執著之處。我們的淨土宗,你先不要求離相,你先執著就執著,你先念起來,暗合道妙。等到這個地方,這個地方是講「菩薩修持」,極樂世界的菩薩修持,那他這個境界就不是我們這個境界了。他就是這樣,他不住有為,也不住無為法,「不著有為,不住無為」。

那你一說了之後,「我就是要無為,我不要有為」;「我就要無為」,這是什麼?這不就是求了嗎?你不就有愛有厭了嗎?「愛無為,厭有為」。所以他這個裡頭,這個智慧他才能夠制自己,能夠排除自己的……。所以這個不著有為,我們在著有為呀;所以我們先要不著有為呀;到了無為,也不住在無為上,不住無為,這才契入中道,這就成了「理入」了。先不要去希求,這是「行入」;到了亦無希求也無不希求,就從容中道,這就「理入」了。

由於平等,所以就沒有「彼我違怨之想」,這個「人我是非」。「彼我」就是人我,這個和這個,人和人之間好多意見,都是「人我是非」,都是自己是、對方非。這些問題,他就都沒有這些。

「違順」,同意我的時候是順;和我相違,也就是跟我結怨,他這就沒有這些「彼我違怨之想」。

【何以故.彼諸菩薩.於一切衆生.有大慈悲利益心故。捨離一切執着.成就無量功德。以無礙慧.解法如如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。不欣世語。樂在正論。】

何以故,因為「彼諸菩薩.於一切眾生.有大慈悲利益心故」。這一切菩薩對於一切眾生,他有大慈悲,要給大利益之心。他要「捨離一切執著」。這些妄想、執著他都要捨離。他「成就無量功德」。他已經成就了無量功德。

他是「以無礙慧.解法如如」。剛才已經說過這個「如如」了,這個地方我們就不重複了,就是「彼此都如」。就引一句《會疏》的話吧,就是說:「如如是不一不異、不空不有之義,正是中道第一義諦相也。」

《淨影疏》他解釋這個「如如」,他說「解法如如」就是說明這些大士的理解。這個「如如」是《楞伽經》所說的五法之一。這個說一點。《楞伽經》的五法,就是唯識最寶貴的一些東西。有五法,「八識二無我,五法三自性」,這是法相宗最寶貴的東西。

「五法」是什麼呢?就是「相」,一些現的現相的相。第二是「名」,名是名相(第一是相,第二是名)。第三是「分別」,有的舊譯譯成「妄想」。

第四是「正智」。正智就是包括了無漏心的妄想,並不是完全是智慧,但是它裡頭有無漏心。這個就是說,真正修行人在這個時候,就是說會出現這樣的,你能出現無漏心,但你還是有妄想。你還沒有證果以前,你這裡頭就是說是,既然有的時候還沒有離開妄想,但是這裡頭也有無漏的氣分,或者有無漏的成分,這就是正智。要不是這個過程,他從妄想怎麼能一下子跳到真如?到了「如如」?那只有禪宗了,那只有兩個台坡,迷則眾生,悟就是佛,一下子妄想頓然斷了,他是頓然斷的。別的方法修是讓你的意根枯萎了,不起作用。禪宗是「嘣!」折斷。它又是教外別傳,又是一條路子。所以我們這有正智,從正智而如如,這個如如就是五法中的一法。這是《淨影疏》的解釋。

那麼「彼此都如」就「不一不異」。所以他就沒有彼我違順之想了,能平等普度,也就沒有執著了,這樣就成就一切功德。

「善知集滅音聲方便」,這個「集滅音聲」,「集」是指的「四諦」法中的「集諦」,「滅」是「滅諦」,「苦集滅道」嘛。「集」裡頭就包括了「苦」;「滅」裡頭就包括了「道」。所以他說了「集滅」兩個字,實際代表了四諦法。這個四諦的教,就稱為「音聲方便」。所以「善知集滅音聲方便」,就是善知四諦法的這個教裡頭的內容,和它度生的方便。所以「善知」,這些就是對於教理解了。

「習善」的教叫做習音聲,「滅惡」之教叫做滅音聲,這個音聲就是指一些教裡頭的教言。所以「集滅音聲方便」,音聲就做為教言,它的教裡頭的話。菩薩對於這個都能夠瞭解,而且善知,而且還巧知,所以叫做「方便」,所以「善知集滅音聲方便」。

「不欣世語。樂在正論」。不喜歡世間這些個談話,「樂在正論」。我們人平常談話,有的時候真是一個人開口見心,他來之後說幾句話,一個人什麼水平就可以知道了。

註一:永嘉大師證道歌云:「無明實性即佛性,幻化空身即法身。」

上一頁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