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實知自心

(請點擊下方 Play-button 鍵,即可開始播放錄音。)

今天這三個問題,這個比較深入。這談到法身,這裏頭他就有感覺到矛盾哪。既說是「所見一切皆法身」,這個就是「見」了,那《金剛經》裏頭,玄奘法師譯的,「法性不可見,法體不可知。」那麼一個是可以,一個是不可以,這個問題最主要的是這個矛盾。

這個法身是離一切相,所以,離一切相,你還見什麼呢?法身就不可見了。法身「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」,就是說,這個實相是無相,也無不相;無不相,兩個無,就負負得正,那就可以見了。所以要知道這個事兒,就不是咱們凡夫的這個思想,一種就認為是可見,一種就認為是不可見;那可見就一定都可見,就沒有不可見;不可見就不可能再見,就不可能體會到見法身的這個意思。

所以見法身、見性,不是「見聞覺知」的那個「見」,所以「了了見,無可見;無可見,了了見。」我清清楚楚地見了,可是我沒有見到什麼,「了了見,無所見」;你沒有見到什麼,那不就無所見了嗎?但「無所見,了了見」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地見了。這才是見法身的意思,所以是一個大事因緣。

所以這個開悟稱為到法身第一步,初步的第一關,就是破本參,破初關,稱為到法身邊。法身哪有邊?就是見一見法身,這個非肉眼所能見,不是見聞覺知的那個見。但是,當見的時候,就是了了分明地見了;了了分明地見,是沒有見到任何東西,不是個物,所以「說似一物即不中。」所以,大家以見了物的那個情形來說「見法身」,那就不是見法身的意思了。

那底下大家就說,他說的這個話是錯了 ── 那麼凡夫不能見嘛,只能見一個極小的部分 ── 這個就還是世間的那個看法。既然是不可見,你就不可見哪,能見到一小部分,那也就是見到全體了。這「一多相即」,局部和全體,現在的數學都知道了,這局部就包括全體。大家知道,現在有一些學術方面的進展還是可喜的,局部包括全體,數學證明了,你要能見到一小部分,那也包括全體了。

那麼我們說「所見一切皆法身」,那麼不就說你看見山,山就是法身?看見水,水就是法身嗎?這個就是從道理來說,這一切都在法身之中,一切皆是法身之所顯現的,顯現都是本體之所顯現。你見著它所顯現之相,這個顯現是從那兒顯現呢?是從本體而顯現嘛,就如水生波。你看見水,看見的都是波。波,眾生心一妄動就如水生波,波動了,月亮就照不出來了,沒有了。就如凡夫的心,你這個心的妙用就沒了。所見到種種波的相,有的是驚濤駭浪,有的是微微的如春皺,總之是波,各種的不同呀。水就沒有什麼不同,它平等、一味啊!但我請問你,波是什麼啊?你回答回答我,波是什麼啊?波不就是水嘛,你見波就見水啊,但就是自己不知。

這個「五法三自性」,三自性是依他起性、遍計執性、圓成實性。就是麻,你把它搓成繩,你看見是……。麻就代表圓成實性,是本體;搓成繩了,這個繩是隨便顯現出來的,你本體所顯現出來是個繩,這依他起。因為有這個繩,你就看見這個相,你就有這個概念,所以從他而起。這句話就是唯物的,依他起嘛,不是存在才有這個概念嗎?有個繩。可是你看見的是個蛇,這完全是妄,所以眾生都在遍計執裏頭 ── 啊!嚇得跑啊!來個蛇。哪有蛇?是一根繩!但是哪有繩?就是麻!

所以眾生不能見法身就是這樣,他認為是條蛇,所以種種顛倒。現在告訴你,你所見的,哪是蛇呀?就是圓成實性,就是麻,錯不錯?一點兒也沒錯!你看見麻繩跟那兒,你看見是蛇。你不看見那麻繩了嗎?你不看見那麻了嗎?所以說「所見一切皆法身」,可是你不知道,你認為它是蛇;你看見是美女,你看見是這,看見是那,種種顛倒。

所謂認識到佛,這一切皆是法身,也就平等了,也就是大平等捨。這愛憎取捨,一切執著,可以捨。但是這個見,你要真正……,這個是從理論的,比量的知道,「哦!原來它就是法身。」那麼從這兒可以慢慢地轉換這種執著,這種顛倒。那你老念「所見一切皆法身」,你相信「所見一切皆法身」,有這麼一天你真正的「了了見,無所見;無所見,了了見」,那就又是一番天地。這個就不是妄心所能達到的,不是見聞覺知的那個見。

底下說到「知」,也同樣的,所以說到這個知,不是見聞覺知的那個知。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自個兒的錯,你有一個知解,錯了!所以「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。」你立了一個知,我這兒有個知,這就是無明的根本。「知見離見,斯即涅槃真淨。」所以這個知是離知的知,不得已勉強名之為「寂知」,這個是佛法中最玄妙、玄奧、精要之處。不是別的,就是「寂知」。

「寂」是寂然不動;「知」是知道,感而遂通啊,「通」,通達啊。在寂之中而通達;通達之中而是寂,所以不動一念,所以「無住生心」。心是明明朗朗在那兒生,然而你是不住一切相,沒有動一念;不動一念那叫做寂,不動一念而能知。所以照和想就是不一樣嘛。「觀世音〔觀自在〕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」,他用照字啊。大家也念《心經》,也講《心經》,也說的頭頭是道,但是你這個五蘊不空,苦厄不度,為什麼?就你不是「照」,你是「想」,你從思想中你理解,這都不濟於事。照和想的不同,照就是無心,關鍵就在此。

那麼如何去下手?多念嘛,行解相資。一方面讀誦大乘,一方面誠誠懇懇地,心中老提自個兒根本的這一句,這樣薰習薰習,你有一天觸著、碰著了。那麼不能達到這一步,而能夠諦信「所見一切皆法身」,你能夠趨向平等一些,少執著一些,取捨心淡一些,也是極寶貴的收穫。這個是大圓滿見,「所見一切皆法身」是大圓滿見。大圓滿見是大圓滿的境界,在大圓滿中是一切都圓滿,沒有一樣東西它不圓滿的。所以《楞嚴》講到後頭,也都是趨向於這樣的境界。先是要破妄顯真,後頭妄就是真,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見、識,都是性德,一一都是大圓滿,一一都是不可思議,一一都是法身,這是大圓滿見。大圓滿見,話是說了,在個人份上又有差別了嘛。你當做一個幾句開示,幾句經文,或者幾句什麼,這麼去把它理解了,那還是很淺很淺嘛,是不是?要了解其真實義。

我們主要要用到,先從這個地方入手,相信自己所念的這個咒,相信自個兒所觀的這個字種等等,那就是法身,就是實相。這是密宗的道理,「聲字皆實相」,先從這地方入手。你就是相信你現在這個修,就是最高的修持,你就在實相上用功了,那還不是最高的修持?你現在的持名念佛就是實相念佛嘛,對於這個念佛,增加這親切感,要體會得很親切,這樣就親切啊!就真正地知道珍重。先從這兒入手。

「如實知自心」,剛剛說的「知」,這都是離開見聞覺知的,所以如實的知,就不是妄心的知,而是寂知。所以這個從怎麼樣去體會?去修持?還是從持咒、持名下手最容易。這是經典的話:以這個凡夫的生滅心,要來入諸法實相,唯有持名最容易,我又加上一個持咒,沒有比這更容易了。你只要真是誠誠懇懇,老老實實地念,念來念去,你就自然而然了,你就是……,誠懇了嘛,當然就把別的這些東西都放下了,你不能全放下,你總有幾句念的時候,它就離開了這些世間的攀緣,這些計較,這些分別,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。

所以現在最近常常有人說,說我這個……,美國有一個人說:「我這個下意識就能念了。」他這個下意識能念,其實就是他的語言,實際的語言就是「不念自念」,我不要去念,而自己念了。但是又有人(這又是個錯誤),到了不念自念這個境界,他就以為是無念而念,這個不行!能分別這個地方的人很少。這個不行,你們能分別?不念自念只代表你念純熟了,你不要起心去念,自己就念了,這個念還不是離念的念。

離念的念大家現在還體會不到,最多能體會到不念自念,代表一種純熟的情況。能夠不念自念,這個念就容易成片。所以不要求一心,就先求成片,成片就先求小片。就這幾句念得很清淨,沒有別的,這叫成片。這小片小片慢慢就成大片了。在成大片之中,這一片裏頭,他慢慢就能夠把能所都忘了。誰是能念的?我所念的是什麼?就剩這一句了,這就離開能所。你常常離開能所,就能夠證入一心。當然證入一心還有事一心、理一心。證入事一心比較容易,證入理一心比較難。在這種情況還能證入事一心,還是可以的,這個路子還是可以達得到的,不是高不可攀的,但是確實還是不容易,就是這。

所以「如實知自心」,不等於說是你知道我自心跟佛心一樣,如何如何,這個都是鸚鵡學舌呀。真正離開了你這個妄,而如真實的;如真實的,在這個你所知的時候,你就離開了妄。所以在這個妄心之中,你就不可能見哪(所謂真正見這法身哪)。這法身所顯現的你可以見,真正見法身的本體,你見了也不認識;就在這兒,你見了也不認識!那麼從這個地方,所以就是從持名這個地方入,先叫他念得很熟,念得成片。那麼念得好時,離開能所,那麼真正把這個能所都離了之後,就有機會能夠與心相契。先相契,然後再談證。證到一心的時候,你見思惑就沒有了,這是事一心。你證到理一心,無明就破了,那就是即生成就。你不要以為淨土宗就不能即生成就,一樣即生成就。但是若不是很勤奮,發大菩提心,這樣,這事情就……。這「昭昭在目前」哪,這法身就在你眼前哪,「覓就不可見」,你想找就沒有啊,哈哈哈……,處處都是法身哪,就是你不認識。

這就是說,「所見一切皆法身」,這句話是對的。有人認為法身不可見,因為你不認識。那麼先作如是觀,就這樣先作如是觀。作如是觀還不行嘛,先作如是想,這個想可以。想了之後,你的路子走對了,一步一步地,就純熟了。先慢慢地一步一步地,就能夠平等一些,能夠分別少一些。所以這根有利鈍,有人一下子,擦一下子,就軋掉一塊,有人拿個小剉子一點點蹭,半天才能蹭掉一點點渣。但是不管怎麼樣,你只要能去掉一點點東西,都是可貴的;不是添東西,你添東西就不可貴了。現在學法的人都在想添東西,所以成功的人少。

慈悲喜捨,要捨,去!「以無所得故」,《心經》啊,你要想得,你這還叫般若啊?你背道而馳啊!十個有九個半都是想得啊,得神通,得禪定,得什麼什麼,那就得驢年哪。所以他就是根本上有差別,有錯誤。所以我們要從根本這個地方明〔白〕起,所以這些地方很重要,要體會這個捨字,慈悲喜捨。大家這個「慈悲喜」很容易體會,這個「捨」字往往就體會錯了,以為肯布施就是捨。那還用你說?還擱在第四這兒?你慈悲就不布施嗎?你不布施還什麼叫慈悲?布施早在裏頭了。這個捨是大平等捨,一切不平等東西都捨。

慈悲喜捨是「四無量心」,它還在前頭的事,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。所以現在大家總知道慈,知道悲,知道歡喜,都是好的嘛,就是在這個捨上,先捨什麼?先捨這個我見,慎勿信汝見,汝見不可信。這樣的話,就不是拿自己的這個思想,在那兒批判接受善知識、以及佛、以及經典中的意見,「我覺得這個對、這個好,這個對、這個好,我就接受。」這個叫批判接受,是我在那兒批判。你別看就差這一點,這差多了!

而是要倒過來,以佛法與善知識好來批判自己。不是我在那兒批判這個誰誰誰什麼什麼,我這兒在選擇,我在抉擇什麼,而是把這些東西拿來批判我自己。你能批判到我自己就是捨了,「通達無我法者,是名菩薩。」所以孫某說的話,「信不及就在我字當頭,如聾如盲」。小孩的話很好,小孩的話不可輕視;大人有時說不出,大人他是污染更多了,不是越活越進步。

所以我們這一切一切,就先是人無我、法無我嘛。這一點,我們一年要算算帳,明白一點沒有?慈悲一點沒有?這兩個都得「去我」呀!你單有我字在這兒,我的孩子得吃好的,別人孩子我就不管,那叫什麼慈悲啊?沒有我了,這就大慈大悲嘛,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。你要慈悲也就無我,所以投身飼虎啊。偉大的佛是我們的導師,我們學習呀;學習不到,那景仰啊!你努力往那兒去做,做不到不要緊,慢慢來啊,要知道這個方向。你要明白,更得沒有我了,所以「無我者明,無私者公。」這中國的話,你不要明白一點嗎?什麼才能明白?中國的話「無我者明」,沒有我才能明白呢!沒有私才公,一有私心就不公正了。所以就是嘛,這諾那祖師說年終要結帳,這撿兩個方面都要成就。

這引《金剛經》的話來結束吧。「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修一切善法,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這幾句確是《金剛經》很殊勝的話。這個比那別的話更容易理解,就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這要言就不繁,不是一大堆,繁言就不要,就說到這兒。

回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