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申問答豁破群疑 (問一)

在研究《華嚴念佛三昧論》開始的時候,就說過:《華嚴》是經中之王,沒有比之更尊、更貴、更殊勝、更圓滿的了。所以,稱為經中之王。這部經裏講了很多三昧,三昧之中,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的王。所以,華嚴念佛三昧是王裏頭的王,極殊勝。主要的內容,已做了一個粗淺的匯報。下面介紹問答。通過問答,可對內容有更深入一步的瞭解。

【或問:如上五門,為當從一門入,為是五門並入。】

論上講了五種念佛:念法身是一,念報化身是二,念名字是三,念本師毘盧遮那是四,念阿彌陀佛是五。這五門是從一門入?還是五門一起入?我們怎麼入毘盧華藏世界、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?

【答:上根利智,了得自性彌陀,全顯唯心淨土。舉一法身,攝無不盡。然理則頓悟,事須漸除。故華嚴教指,十住初心即同諸佛。然五位進修,不無趣向,未臻妙覺,階次宛然。至十地始終,以大願力,於一念頃見多百佛多千佛,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佛。所居之地,悉隨所見之佛而為差等。】
問答又比前面的內容更深入一步。問答說:「上根利智」,上根,根有上中下,有利有鈍。上根利智,根器是上等,智慧很猛利,如快刀。這樣的人,能夠「了得自性彌陀」。此「了」字意義很深,不是僅是理解,要比理解深入很多。「了」是說能解決,真正能把這個問題徹底地理解了;不是恍恍忽忽,將信將疑,似是而非,不清不楚的。能徹底的「了」,就是徹底的「照」,這是頓悟。徹底的瞭解「自性彌陀」,彌陀不在我的自性以外。所以,蕅益大師的《彌陀要解》講六信,要信自(自性,自身的本性),一切都是從自心的本性,自己的妙明真心所流現。相信彌陀不是心外一個佛,就是自心的佛。你能信「唯心淨土」,極樂世界有種種莊嚴,《阿彌陀經》講黃金為地、寶池林樹、種種異鳥,這一切也都是自心。如果能夠這樣單提個法身,只念法身佛,就「攝無不盡」,把後面的念報化身佛,念名字等等,全攝在裏面沒有欠少,沒有餘剩。所以說,如果是上根利智,就是一個念法身,就全夠了。這個回答很直接。

對淨土宗來說,以上就是所謂的理念。念佛有事念、有理念。證得念佛三昧,一心不亂,有事一心、有理一心。事一心就淺,理一心就深。事念,就容易;理念,凡夫就很難辦到。真能夠理念,其餘的就都包括在內了。

然而「理則頓悟、事須漸除」,此二句話出《首楞嚴經》。《首楞嚴經》中是四句:「理則頓悟,乘悟併銷」,在理上(在本體上)就是頓然的領悟;證悟、頓悟,則疑情迷惑都消了。悟的智慧之光一照,千年暗室,一千年的黑暗,燈一亮,黑暗馬上就消了。消的過程不需要一千年,這個就是頓法。這個比方非常好,理是如此。事上,「事須漸除,因次第盡」,那就有次第的一步一步的消除乾淨。頓法、漸法,都是不可執著這一個就反對那一個。實際上都是圓融的,頓中有漸,漸中也有頓。

事上,因為,溈仰宗的祖師,溈山的話:雖然頓悟之後,見與佛齊,還有無始以來,曠劫的習氣,你得慢慢的消除,這就是事須漸除。宗門還有個偈子:「頓悟雖同佛,多生習氣深,風停波尚湧,理契念猶侵。」頓悟雖然見解同佛,跟佛一樣了,可是多生多劫以來習氣很深,打個比方,「風停波尚湧」,無明的風不颳了,可是水波還在那起伏。為什麼?有慣性。水有習慣,波已經在動了,沒有風還會有波,過一會才能停。這就說明了,雖然你契理,開悟了,還有習氣同雜念,「理契念猶侵」。所以,事要漸除。這四句話,說明上根利智,理上雖然可以頓悟,但是事上還要漸漸去除曠劫以來的煩惱、習氣。

底下又引《華嚴》,《華嚴》告訴我們:「十住初心,即同諸佛。」這是《華嚴》最難懂的地方。修行成就四十二個位次。十住的初心,是剛開始的第一個位次。你要破無明,破一分無明,證一分法身。四十二品無明,等到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。把這個破了,才成佛。《華嚴》十住中的初住,是最初的,剛剛破無明;破一分無明,見了一分法身,是初住,「即同諸佛」。這是《華嚴》的道理。雖然四十二個位次,在頭一個位次,後頭還有四十一個位次比他高;可是《華嚴經》說,他就跟佛一樣了。這就是非常難懂的地方。所以《華嚴》說「一位一切位」,證到了一個位,就可同一切的位。此處引證《楞嚴 •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》:「生滅滅已,寂滅現前」,觀音忽然得了二種殊勝。教下說,這個境界是初住,頭一個位子,但是觀音能到他方世界現作佛身給人說法。你看,這就是《華嚴》的道理,一位一切位,用我們的頭腦是很難理解的。圓融之中,一切平等,而有差別;雖然有差別,一位一切位。所以,不落在有差別這一邊,也不落在無差別那一邊。我們眾生要是承認了無差別,那就都一樣了;要承認有差別,那就只有慢慢爬吧。有差別和無差別同時存在。這個道理在拙著《淨土資糧》裏面有個很好譬喻,很能幫助我們理解。今天時間緊了,不多說,大家可以翻一翻。

雖然「五位進修,不無趣向」,五位是哪五位?十住、十行、十向、十地、等覺菩薩,到了等覺之後,再進一步就是佛,所以有五位。進修,從初住到十住,是一位,行、向、地同此。從行、向、地、等覺,不是沒有趣向,是向佛的位,有所增進。這用我們眾生的頭腦就懂不了。他已經同於怫,他還要長、要進步,這不是自相矛盾嗎?有執著,只許那樣,不許這樣,就矛盾了。只許平等,不許有差別,這就矛盾。只許差別,不許平等,也就矛盾了。差別中有平等,平等中有差別,就不矛盾了。一個佛知見,一個眾生知見。我們要學佛,從恭敬開始,拜佛,上供等等,這是極初的開始。「依教奉行」才是真恭敬。最後,就是要把我們的知見變成佛的知見,就成功了。所以,沒有達到妙覺以前(妙覺就是佛了),不是沒有往上升的變化,所以「階次宛然」。每階都是十個 —— 十住、十行、十向、十地 —— 四十個;等覺又一個,四十一品無明,還有一品無明,最後把這一品破了,就成佛了,「宛然」啦。

底下再引《華嚴》的話,「十地始終」,十地的菩薩從初地到十地,他一念時間之內,他所見的佛,有的只見多少百佛,有的只見多少千佛,乃至到了十地,見「百千億那由他佛」,百千個億的那由他佛。「那由他」即億,億在中國代表過不同的數,有的時候當十萬講,有的時候當百萬講,有的時候當千萬講,有的時候當萬萬講,目前這就當萬萬講。十地能見百千個億億佛,這個數位大得無邊了。十地跟初地就不一樣,要大得多。所見的佛土,也「隨所見之佛而為差等」。國土也有廣、有殊勝、有微妙、有不可思議種種的情形。見得佛越多的水平,所見的佛土越殊勝、越廣大。不一樣啊!所以初住,還不到初地,就同於佛了。初地到十地所見的境界有這麼大的差別。所以,就是說,上根利智雖然有所悟,還要知道這裏頭很有差別。

【此土行人,縱能伏惑發悟,而未證無生,寧逃後有,不依佛力,功行難圓。必待回向樂邦,親承授記,淨諸餘習,成滿願王,斯為一門超出妙莊嚴路。其或粗窺向上,未盡疑情,尤須專一持名,翹勤發願,如子憶母,畢命為期。加以教觀熏修,助發勝智,感應道交,功無虛棄,斯則全憑一念,便攝諸門。所貴絕利一源,切忌回頭轉腦。】
「此土行人」,咱們娑婆世界,咱們當前,中國、地球上的修行人,「縱能伏惑發悟」,縱然能夠把迷惑、無明的惑伏一伏,這不是破了無明,無明是一種惑。三種迷惑,見惑思惑是第一種,塵沙惑是第二種,無明惑是第三種。縱然有人修行的好,參禪,上根利智,能把這個惑伏一伏,伏一伏惑能夠開悟,「發悟」就是開悟。縱然開悟,可是他沒有證到無生法忍。證到無生法忍,在別教來說,真正證無生法忍,需要八地以上,那很不容易。所以,「花開見佛悟無生」,咱們都背的很熟,都會唱,但不知道悟無生有多深刻的意思。悟無生是了不起的事情,一旦悟入就是八地、九地的菩薩。

地球上的修行人,縱然有的人開悟了,開悟就極少啊,千個萬個難得一個半個,現在恐怕一億裏頭也難得一個半個。中國十億人口,咱們中國能出十個開悟的人嗎?恐怕不容易!這不是很明顯了嘛!過去有幾位,都圓寂了。有的人自稱是開悟了,實際沒有。

沒有證到無生法忍,「寧逃後有」,這話很深刻。對於參禪,開悟已經很難了,開悟而沒證無生法忍,你怎麼逃得出後有啊?什麼叫「後有」?你死後還有。這個「有」是三界的有,還是到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去受生,叫後有。真正證得阿羅漢,不受後有,他沒有「人我」了。阿羅漢是小乘極果,是聖人,證有餘涅槃,確實涅槃了,他不受後有,不再輪迴了。升天,那是多少劫,道教修得八萬劫長壽,但是還要落空亡啊!八萬劫完了,還是要墮落。開悟的人,你沒有證無生法忍,你怎麼逃得了後有啊?沒有逃得了後有,那就跟沒開悟的人一樣,又輪迴了。一輪迴就不得了了。

所以,「不依佛力,功行難圓」,你不依靠佛的力量,如《大乘起信論》講弱鳥纏枝,弱鳥只能在樹枝子旁邊飛,不能飛遠。小孩不能離開母親,所以,我們眾生就得依靠佛的力量,不能夠亂跑、亂飛;鳥亂飛,結果飛不回來了。所以,要依靠佛,如嬰兒靠母,如弱鳥纏枝,不要亂飛。所靠佛力,就是《大乘起信論》指引的,阿彌陀佛有「勝方便」,上面已講,勝方便即依靠阿彌陀佛攝護行者,往生極樂,見佛聞法。「親承授記,淨諸餘習」,阿彌陀佛給你授記,你無始劫以來的習氣,都給你清淨了。你發了大願,普賢十大願,大願之王,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也是大願王。這兩個願是一樣的、同等的。你的願王就圓滿成就了,可以度一切眾生成佛,這才是「一門超出妙莊嚴路」。從這一個門就超出了,就是勝妙的最莊嚴之路。唯此一事實,就是這一條路。這就回答了這個問題。底下再引深一步。

「粗窺向上」,仍是對禪宗說的,因為彭居士作論之時,禪宗極盛,禪宗看不起淨土。禪宗不光是在佛教裏頭居於一個統帥地位,就是儒家也無有不看禪門書籍的。當時一個人,若不習禪,就覺得自己沒有水平,說話不文雅。若不懂禪,在當時是很大的一個不足。禪宗裏,你粗粗的看到一點向上的氣氛,可是自己心中的疑情還沒有斷。讚《金剛經》的偈子的第一句話就是「斷疑生信」,頭一個就是要斷疑。此「疑」,不只是很粗的疑。生信,也不是只生很粗的信。我相信有阿彌陀佛,有極樂世界,相信釋迦牟尼佛說的都是好的,相信要皈依,有因有果,我都信,這是很粗的信。真正信的話,要把《彌陀要解》,蕅益大師的六信,信理、信事、信自、信他、信因、信果,相信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佛一切國土都是你自心所現的。你本人,跟釋迦牟尼佛,跟阿彌陀佛沒有分別。大家信不信?若能信,也只是:「佛是這麼說的,我怎麼敢不信!」可是,心裏頭還有點:「這是怎麼回事?」這就叫疑,你沒有斷這疑。要斷疑,才是真信。所以,極細的纖疑,都永遠斷了。剛才講的:「一位一切位」,初住就同於佛,這個你信不信呢?腦袋中仍有:「這怎麼回事?」那麼這疑情就仍存在。這就是「粗窺向上,未盡疑情。」

那麼怎麼辦呢?底下就指示道路:(一)「專一持名」,粗粗知點向上的人,尤其更加需要,所以,給我們大家指的路子很清楚,專一念南無阿彌陀佛,專一持名,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。 (二)「翹勤發願」,殷切、勤常的發願,願同生極樂國。欣慕彌陀與極樂之心,應「如子憶母」,像孩子想母親一樣。並應「畢命為期」,念佛和發願應堅持到最後一口氣,直到生命終了。「加以教觀熏修」,這是要念,要發願之外,還要讀大乘經典,「助發勝智」,幫助你發生殊勝的智慧。上次說過,佛就是智慧。法相宗是轉八識成四智。前五識,目耳鼻舌身,轉「成所作智」;第六識,意識,轉為「妙觀察智」;第七識轉為「平等性智」;第八識,阿賴耶識,轉為「大圓鏡智」。八識轉為四智 —— 成所作智、妙觀察智、平等性智、大圓鏡智 —— 就是智慧,念佛就是要增長自己智慧。念佛發願是感,發智成佛是應。感應之道自然相合,故云:「感應道交,功無虛棄」,用的工夫,絕不白費。

「斯則全憑一念」,彭居士回答這問題了,就憑這一念,就是專念阿彌陀佛,「便攝諸門」,就把以前的五種,都攝在裏頭了。不但攝這五種,六度萬行、一切持戒、一切禪定、一切法師的公案、一切密咒,全都攝盡,沒有遺漏。所以,我們要依這個教言。

淨空法師來,他談到國外的一個實例。一個老太太,她信佛多年,就是雜,這也學學、那也學學,後來有人就勸她說,這樣不好,應專修一門,一門深入,專念阿彌陀佛。這老太太就改了,就專修淨土。改了之後,只是三年的時間。這一天,到了吃飯的時候,老太太不出來,推門進去(國外老年人的房間不鎖門),一看老太太坐在床上。再一看,沒氣了。再一看,遺囑寫好了,在腿上。再一看,兒孫的孝服都做好了,寫了名字放在床上。事前她早知道什麼時候往生,很從容鎮定,把這些事都辦好了。別人睡覺,她就縫這些孝服。吉祥往生,端坐而化,一共就三年。這是專一的好處。

底下是引中國《陰符經》的話:「所貴絕利一源」。什麼叫「絕利一源」呢?《陰符》裏是這麼說的,《陰符》是中國古代的一個著作,楊仁山老居士主張是黃帝所著的,這是黃帝的作品,內容很深,楊仁山的意見。後人以為《陰符》是兵法的書,還有人以為是道教講丹學的書,那就是謬解。在中國古老文化裏頭,它是很深入的一部書。其文云:「瞽者善聽,聾者善視,絕利一源,用師十倍。」瞎子善用耳朵,聾子眼睛好,「絕利一源」,絕利(專用)於一個根源一件事情,就如「用師十倍」,就與打仗一樣,你就有十倍的兵力。所以,大家把它當兵法體會,文中「用師」是譬喻,不是打仗。「絕利一源,用師十倍。三反晝夜,用師萬倍」。瞎子耳朵靈,所以,古時候的音樂家,故意把眼睛戳瞎,耳就靈了,什麼聲音差一點都可以辨別,高一點、低一點、快一點、慢一點,他都知道。聾子眼睛好,就是「絕利一源」的道理。耳目最重要,你只剩了一樣,那一樣它就突出了。

你老分神,什麼也放不下,這個我也要修,那個我也要照顧,弄得很雜。以前有一個老修行,修得很不錯,專心修持幾十年,她可以隨意到天堂和幽冥去找人,她能預知許多未來的事。但是她的最初師父是道教的,叫她起了誓,她道教師父的咒語不能不念,她就不敢放棄,結果三皈依不清淨了。臨終情形不好。所以,我們不要搞得太雜,東一下、西一下。

「絕利一源,用師十倍」,專一就增加了十倍的兵力。「三反晝夜」,就是相續。專一就顯出力量來了,而且你能繼續,什麼情形之下都能繼續,就等於萬倍的兵力了。夏老師常說:「集中起來,堅持下去」,「集中」就是所貴的「絕利一源」;再能持久,沒有不成功的。

「切忌回頭轉腦」,回頭轉腦見禪宗的公案〔註一〕,時間不夠不說了。總之,不要徘徊觀望,這又出點什麼,那又出了什麼奇異功能。現在一個最出名的大氣功師,不說他的名字了,是上海開山的氣功師。後來得了前列腺炎,小便不通,中毒,一天就死了。他修氣功,應當是通的,他怎麼不通呢?所以,我們不要東張西望,左顧右盼,搖搖晃晃,走走停停,而是要勇猛前進,一往直前,這就是所貴的絕利一源,所貴的專一持名。

註一:《古尊宿語錄》卷第三十二:「馬大師見僧下堦。乃召云。大德。僧回首。大師云。從生至老祇是者漢。回頭轉腦作什麼。其僧言下領旨。」

上一頁            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 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