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申問答豁破群疑 (問四)

【又問:方山論謂他方淨土,是權非實。準今所論,如何會通。】
方山就是棗柏,就是李通玄。李通玄是居士,佛法裏頭居士的成就很不低。李通玄他在五臺要著《華嚴論》,找個地方,老虎替他背經包,給他找個地方,泉水就出來了,自然有二個女侍者來招呼他,給他做飯洗衣。沒有燈光的時候,眼睛放光,來著《華嚴論》。又叫棗柏,李世民的本家,親屬。為什麼叫棗柏?因為對他很尊重,不說他名字。他一天就吃十個棗,柏樹餅,把柏樹葉壓一壓就吃,吃的非常簡單。

方山著的《華嚴論》說,他方淨土是權不是實。《法華》講,二乘都是權教,都是化城;阿羅漢不是究竟,是化出來一個城市,接引你,你還得前進要成佛。棗柏認為他方的淨土,都是權,也都是化城,不是究竟。問說:方山是這麼說,你現在論得這麼殊勝,怎麼去圓融會通?也就是說,彭際清的主張跟棗柏不一樣,跟後代很多大祖師也不一樣,原因如下:

【答:教分四土:一常寂光土,果佛所居。二實報土,法身大士所居。三有餘土,二乘所居。四同居土,凡聖交參,或穢或淨。此土行人,以專念力,修諸功德,回向西方,惑業未斷,生同居土。欣厭既切,粗漏漸除,聞法增進,生有餘土。若修圓教為因,深達實相,以普賢行願,回向往生,便感得實報土。親承佛記,分證寂光。是故住權乘者,一切皆權。如法華化城,不外自心故。明實相者,一切皆實。如此經極樂,全具華藏故。】
教下分四土。第一是常寂光土,佛所居的地方,遍於一切,佛的境界。第二是實報土,是法身大士的境界。第三是方便有餘土,是阿羅漢、辟支佛所居的國土。第四是凡聖同居土,凡也居在這,聖也居在這。同居土,凡聖交參,凡也有,聖也有。

同居土:有的國土是清淨土,有的國土是穢土,穢土就是污濁很髒的土。咱們這土就是同居穢土 —— 丘陵、坑坎、垃圾、廁所;人心這麼惡,動不動就是殺,就搶劫,唯利是圖,這是穢土。極樂世界的同居土是淨土,不同在這。但都是凡聖同居,便利之處就在這,你雖是凡夫,你可以去。都是凡聖同居土,但是一個是污穢的,一個是清淨的。

咱們地球上的人,「以專念力,修諸功德」,所以,必須得專念,總要把心念集中到一件事情,「專念」,不能東也念一點、西也念一點,什麼也不熟,問題一來就全垮了。要做到:旁邊一個炸彈爆炸了,煙已經冒了,馬上就要響了,馬上就要死了,在這個時候,你這一句咒,或你一句佛號,能念出來。這要心裏面有,才能成功。若一害怕,「我的天啊!我的媽啊!」完了!所以,要熟到這個程度,你不專一,怎麼能熟?危難來了,「哎呀!我是念觀音菩薩好?還是念釋迦牟尼佛好?還是念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來救我吧!」等你這一想,炸彈早就把你炸死,完了。就是這一句,阿彌陀佛也行,觀世音菩薩也行,釋迦牟尼佛也行。但要養之於平日,才能用之於臨時。平日沒有這個鍛練,不是很熟,「不等想就來」,不到這個程度,到急的時候不管事。以專念的力量,修諸功德,回向西方。至於「惑業未斷」,還有很多惑業,仍是凡夫,就生同居土。所以,絕大多數咱們現在往生的人是屬於這一類,已經很難得了。

欣厭之心要切,欣慕極樂世界,厭離娑婆世界。對於娑婆世界的種種,進一退九,退緣這麼多,願意早點離開,但不是永遠捨棄它,往生之後,還可以再回來度眾生。所以,念佛偈「九品菩薩為伴侶」,弘一大師和夏老師都改了一下,改成「回入娑婆度含識」。不是在極樂世界跟一些菩薩作伴侶,不回來了;要趕緊回來,見了佛之後,馬上回到這娑婆世界,來度眾生。念念不忘眾生啊!欣厭的很切。「粗漏漸除」,漏就是惑。三惑(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)之中,見思惑是粗的,見思惑慢慢就除掉了,聞法也增進了,這種情況可以生到方便有餘土,超過凡聖同居土了。

如果你修圓教為因,深達實相,「以普賢行願」,以十大願王的願做自己的願,回向往生,你就能生實報莊嚴土,菩薩的地方。生實報莊嚴土,要破無明,破一分無明,分證一分法身,也就是分證一分常寂光土。

「是故住權乘者,一切皆權。」好多情況,凡聖同居土,你還是凡夫的境界,你認為一切還都是權(權指權巧方便,不是真實),有這些分別的時候,就是「住權乘者」,於是一切都「權」了,你生到那裏,都也成「權」了。可是要明白自心實相的人,一切都「實」啊!也就是《法華》所說的阿羅漢是化城(是權法),可是《法華》所說的化城,也沒有出自心以外。化城在哪?你不還是自心所現嗎?既然都是自心所現,「一切無如心真實」,這是布袋和尚的話。(咱們現在山門供彌勒菩薩,是一尊很胖的和尚,那是布袋和尚的像。布袋和尚是彌勒的化身。)這句話是布袋和尚的話,也就是彌勒菩薩的話,「一切無如心真實」。總而言之,一提到唯心淨土,這就好像不真實了。其實,人不知道,沒有再比心更真實的。化城也不外於自心,都「實」了。所以,一實就一切實。這也是《華嚴》的道理,「一真一切真,一位一切位」,都是超乎咱們的情見。像這個經的極樂世界完全具足《華嚴》的一切。試問,怎麼能說淨土是權法?

【方山著論時,行願末卷未至此方。故於淨土一門,輒生分別。卻與經文互相乖剌。須知從真起幻,即幻全真,生滅俱離,自他不二,一念圓融,普周法界,方為一乘中道了義。】
在方山棗柏著論時,在唐初(《行願品》到的時候是武則天時代,中間經過兩個皇帝),末卷沒來,所以他所根據的不是全部的《華嚴》。於是就跟其他經文就有衝突的地方。以他那麼高的智慧和水平,眼睛能放光,老虎給他找路,但經不到全,他著的論還是不能圓滿。所以,要知道「聖言量」十分重要。

要知道,「從真起幻,即幻全真。」所以,《楞嚴》先是破妄顯真,後來就會妄歸真,即妄即真,幻也就是真。就好像波跟水似的。咱們起種種幻相,是水上生了波了。但是波是什麼呀?波的本體不就是水嗎?所以,到這個地方,幻跟真,從他們的本體來說,就不是兩件事了。有了波,波就有大波、小波,種種的波。但這都是幻相,本體都是真。到了本體上,生滅就離了,自他也不二。這個波和那個波看起來是兩個波;這有一個波,那有一個波,不是兩個波嗎?其實,它一樣,都是水,它們同是一個體,相連著的。波和波也不都是相連一體的水嗎?北海,這一個波,那一個波,兩個不都是北海的水嗎?波水不二,所以自他也不二。波起,水也無生;波滅,水亦無滅,所以就離生滅了。一念圓融之心,就徧滿法界,這才是一乘中道了義的教。底下又解釋方山的功勞。

【且方山喫緊提唱,唯在十住初心即成正覺。然依教詮判,正大不易。何則圓信位中,見思惑盡,并斷塵沙,進入圓住,豁破無明,證無生忍,位齊別教初地。若依自力,譬彼群氓,驟希寶位。即謂本來是佛,不落階梯,亦賴善巧方便,始能克證。何如行願末卷中說:以深信心,持誦十大願王,一剎那中,往生極樂,住不退轉,從凡夫地,創發信心,橫超直入,至圓至頓,無比無倫。幸遇完經,因緣非淺,衣珠故在,客作徒勞。奉勸高流,同心信受。】
方山著論的功勞,就是要提倡「十住初心即成正覺」,剛開始踏上第一個位子,就成佛了。就是《華嚴》的話,「一位一切位」。他著《華嚴論》,要緊的就是講明這個問題 —— 初住就成佛。教下這樣說就不容易。初住,圓教初住是到什麼水平?見惑、思惑都盡了,塵沙惑開始也去掉一些,進入到圓住,疑雲破了,主要是無明破了,無生法忍開始證了,相當於別教的初地。天台宗判教,判為四教:藏、通、別、圓。別教是專講大乘的,別教的初地菩薩等於圓教的初住。

不要說成佛不成佛吧,就說到了圓教初住,或說別教初地吧,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,達到別教的初地菩薩、圓教的初住,就譬如一個普通老百姓突然上升皇帝寶座一樣。縱然你說本來是佛,初住又有什麼?可是你知道,你如沒有善巧方便,不能證得,你還就是你啊!所以,這個很不容易,達到圓教初住談何容易。你雖然有所理解,不能證到,還是落空。

何如《行願品》末後說:有深信心,念十大願王,你在一剎那之間就往生極樂世界。到了極樂世界,你就不退轉了,都是阿鞞跋致。從凡夫的地位,你有了信心,這一下子,就不退轉了,就是阿鞞跋致,真是「至圓至頓」!念佛法門是圓中最圓的,頓教中最頓的。有人批評我寫的東西,讚歎淨土宗太過了。其實,我都是根據古人說的,不但是圓教,圓教中最圓的,頓教中最頓的。你就看這個,一剎那就往生極樂世界,就是不退轉了。現在我們幸而遇到完經,有了《普賢行願品》補進去,《華嚴》就完整了。咱們能夠遇著了,「因緣非淺」,是很深的因緣。如衣服裏的寶珠都在,咱們都發現了,不必徒勞,枉受其他的辛苦。奉勸諸位高明之士,咱們都同心信受這個法門。

上一頁            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 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