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 引言

(請點擊下方 Play-button 鍵,即可開始播放錄音。)

《阿彌陀經》說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。」我們現在也可以說,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來參加今天廣化寺念佛七道場。在北京的佛教徒,何止在座的百位左右。但是,有人或因欠缺因緣不能來,或缺少善根而不肯來。又有人雖有因緣善根,但缺少福德,想來而臨時發生障礙而來不成。可見在座諸位都是多善根、多福德、多因緣。我特來讚賀,隨喜道場,並敬向諸位匯報本人學佛的體會,作為供養。同時,敬向諸位大德請教。

現在是「念佛七」道場,念佛七日。這樣以七天為一期,就是根據《阿彌陀經》中,若人「聞說阿彌陀佛,執持名號,若一日,若二日……,若七日,一心不亂……,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」的教導。我們現在道場中,每天都念《阿彌陀經》,因為此經簡要,可以稱為淨宗的心中心,所以它的注解甚多。其中以蓮池大師之《彌陀疏鈔》,幽溪大師之《圓中鈔》及蕅益大師之《彌陀要解》最為殊勝精要。印光法師說:「彌陀一經,得此三疏,法無不備,機無不收。」又於此三疏之中,尤推讚《要解》,說它超出此經一切注疏之上。並推崇至極地說:縱世尊出世,親自注解,亦不能過。所以我現在敬選《要解》中的宗要,來向大家匯報。

天台宗注經,先明五重玄義。在看經文前,理解了這五重玄義,便抓住了全經的綱領與心要。這五重是:(一)釋名,(二)辨體,(三)明宗,(四)力用,(五)教相。(一)就是解釋經的題名。 (二)是辨明本經的體性,本經以實相為體。(三)是宣明本經以什麼為宗要。(四)是講明本經的妙用。本經以往生不退為力用。末法多障眾生,依此法門,即可出離生死,往生極樂世界,徑登不退,這是方便至極的力用。(五)明教相:此經是大乘菩薩藏所攝。由於本經以實相為體,實相之理非語言文字之所能知,所以目前不多談實相之理,單提五重玄義中之明宗。本經之理體攝於六信中的信自與信理。於明宗中融攝經體,並兼明本經之妙用。

回目錄            下一頁